我是轻度阿斯伯格(AS)合并ADHD,最近欧洲飞往英国参加了一场医学工程小众领域的会议, 为期3天。会议专家来自世界各地,我有幸受邀发言第3天的早上第一位讲者。以下是我以AS经验角度分享干货,希望能帮助同为技术型的AS们:
[笑哭]1. 分析现场人群
与会的医生主要是白人,其次是J星,占了1/4。J星他们的技术非常硬核。其余是褐色人种3人,和华人3人(除了我外,其他2位是不会中文的华裔美英籍医生)。
[笑哭]2. 建立团体的渗透点
第1天我就开始找几个学习认真但最不善社交的J星医生,AS对AS容易渗透,打下一个人等于打下一个群组,所以我这几天活动与J星医生们抱团的。他们的黑科技也正是我需要的,毕竟我主要关注实质技术,而不是英文讲多溜的英母语。亚太地缘优势布局。
[笑哭]3. 动态调整形象
我的PPT效果还可以, 一下台认识好多业内同侪。其实PPT是我在会议现场边听课边修改完成的,以适应现场专家的水平(ADHD的拖延症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前2天我发现大家都是技术流...尤其是那帮J星人,他们的内容非常硬核,即使上台英文要备稿...但真是镇全场来的, 比我还要神秘东方、亚洲震撼。我的发明和新颖性研究在这里算是小趴菜。
[笑哭]4. 社交适应性
相比国内学术会议的会后聚餐,这里的晚宴和茶歇更让人舒服。因为在陌生的环境中,大家都处于类似AS的状态---我说过,任何普通人(简称NT)只要到陌生异国环境,就会变成类AS,因为语言、思维环境本就非源生,大家公平!
[笑哭]5.借力使力
接续上述第4点,我发现,J星医生没有敬酒的习惯,只是互相倒酒,这让我感觉更轻松。和他们一起,甚至让我这个AS也能完美隐身,感受到关照。额外一个小技巧是,尽量坐在有厂商的桌位,一般他们起码会派1个工程师搭配1个做市场的,专业控场,还会乐心帮你引介。
[笑哭]6. KPI效益分析
我成功获得了3家机构以上的J星访学机会、头部教授,
技术交流对接机会、专业履历能再次优化。
[橙色心心]最后,感恩的心:参会顺利,感谢国际专家的交流指导精进,更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师长、亲友和家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