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会起昵称发布时间: 2024-10-13 22:30:15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错误的性别角色观念,引发的思考》 想到现在的男女性别对立,甚至异化。我就感到很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与习俗在塑造着我们?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 很多问题,其实放在这个物质欲望繁复的世界。我都不懂。 不过,我们小时候是不知道的。只是,我记得男性、女性的性别驯化是怎么开始的。我没上学时就喜欢和女孩子一块玩。拉手转圈、跳皮筋、跳大绳、一块聊天,我们不吵架、不打架,而且衣服干干净净,身上还有好闻的护肤油的味道。 直到某天开始上学,我在和女孩子手拉手玩游戏,就会被一群男孩子围观嘲笑。自从那天开始,社会性别观念便开始对我进行性别驯化。 我就被迫和那群男孩子开始一块玩,撞拐、夹铁蛋、打架等等。经常受伤,在一个充斥着汗水、血水、脚臭、蛮力的世界里。不能和女孩子说话,不能一块玩。这真是一个噩梦的世界。 我先天早熟,对一切暴力事件感觉到不解和厌恶。只对充满着神秘的生命和世界,感到好奇和热爱。 我那么早(大概7、8岁),便从女孩子的干净、温柔、淡淡香气的世界中被驱逐出来。要不是还有和小动物们的接触和陪伴,我想我是绝不会想要活下来的。从那时起,我便诞生了一个想法,“人类世界都是残酷的和讨人厌的”。 母亲、父亲都默认了这个事实,社会习俗所规劝的都是正确的。可能,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念已经像铁丝一样,深深轧在人们的脑海中。它们宣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性别的人活着,一种叫女人,一种叫男人。一个像水,一个是铁,而且不到特殊的时候(结婚),不能拉手、不能说话。” 随着越来越长大,升到初中、高中,这时候性别观念的驯化,已经趋于成熟。不需任何人言语,她/他们自己就分成两派。不能聊天谈心,更不能谈情说爱,也不能有任何的肢体接触。 到了大学,出了社会,还会接触到更多繁复的观念、文化。她/他们被灌输洗脑和影响,大多数男性和女性的再相逢,要在婚姻这件事情上。 在经济物质和欲望的引导下,她/他们把婚姻作为一场交易。然后,在这场唯一能融合男女性别的仪式中,被习俗社会所接受和容纳。从而,使男女性别的对立关系转换为融合的家庭关系。 性别观念的塑造,符合传统农业社会的要求,一个家庭中,男人作为主要劳动力,而女人只负责照娃顾家。男人的工具性,作为经济来源。女人的连结性,作为粘合家庭和男人的作用。男人的强大的体力以及刚强的品质,女人的情感连结和温柔、驯从的品质。 但是,如今工业社会,女性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做到了经济独立。这种单从功能性角色上的划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传统社会习俗中的,人的经济功能和情感连结功能,已经被紧密地缝合到每一个人的身份当中。男性和女性除了性别的生理差异,已经在性别的身份认同上,基本上没有差别。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我小学时的性别观念驯化,已经局限了我只能作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身份角色。这无疑是落后的和流弊的!值得我们反思的! 再从情感、心理问题上来说,人的内心温柔和外在显露的刚强的品质,是有冲突的吗?必须一分为二的吗? 答案从我们21世纪当代人的思维中,当然是否定的。但是,从传统习俗当中的性别职能分类中,刚强有力和温柔驯从,完全是典型的性别品质特征。 这会导致什么? 男性要求的自强不息和独立人格(社会期望),导致他缺失沟通交流,更容易导致心理闭塞和各种心理问题。 女性要求的美丽外表和温柔驯从(社会期望),导致她容易虚荣、浮夸、不切实际和软弱驯从、随波逐流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以及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大家觉得改善这样的局面有什么办法? 用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精神品质,去打破虚荣、浮夸、不切实际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囚笼,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 用温柔敏感的内心,善于沟通的技巧,去对付闭塞的情感交流问题,积极引导,预防和祛除心理问题。 如此水乳交融,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自然的人。而不只是被社会和时代所裹挟和塑造的,单一的性别身份的人。 大多数人,被一种固式的、僵硬的性别观念所主宰。然后,用来塑造下一代人的性别观念。 希望大家警醒到,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然后才是一个“性别人”。 #性别观念 #性别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