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清于浊】
古代,有濁酒和清酒之分,李白好清酒,杜甫愛濁酒。
酒家里多賣濁酒,發酵的時間不長,酒里還有很多雜質,所以打給客人的時候需要用一個細网篩子把雜質濾去,稱為“篩一壺酒”。
清酒,是發酵時間很長的酒,雜質已經沉澱,上部返璞歸真,像水一樣清澈,產量不高,原本是用於祭祀,後來(有錢)文人也喜歡喝清酒。清酒的酒勁不如濁酒,獨飲時多選清酒。
清酒是由濁酒隨著歲月演變而在,兩者原本同一事物,衹是時間階段不同,展現不同的特質。有的人如濁酒,有的人如清酒,清酒里不是沒有雜質,衹是將雜質沉澱,不留于表面。
水至清則無魚,酒至清而味淡,清酒如果再放下去,有一天酒味會褪盡,又變回如水般清淡。水潭里有魚遊過,水潭會變濁,魚過去了,不久以後,水潭又會回歸原本的清澈。
人出生的時候如同清水,每日往水里加點東西,可溶解,不可溶解的,集於一身,久而久之,味道怪異。有的水能靜下來,可溶解的慢慢挥發,不可溶解的慢慢沉澱,水又會清澈,變回無味。
何為“空”,一是需要有容器,无杯則无空。二是需要有雜質,如果杯子里祇有很純淨的水,本身就是“空”,何來再求空?
願舍為空,寓清於濁。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