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甫祎(ReliveLee)发布时间: 2024-10-28 21:33:31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诗歌是不满足的人通过文字来求得满足的努力,偶尔也是不满足的思想者通过情感来求得满足的努力。 伟大的征服是对现实的征服。只是像惯常那样再现生活的一瞬是不够的。 除非生活充满乐趣,否则生活一无是处。 生之乐趣在于参与,而不是袖手旁观。 除了诗歌,我没有生活。确实如此,如果我的生活除了诗歌而无别的事。         ——华莱士·史蒂文斯《我们季候的诗歌:史蒂文斯诗文集.徐缓篇》 这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青年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命无时不需要生长,而外边却不永远是日光和温暖的风。他们要担当许多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他们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腐旧得像是洗染了许多遍的衣衫。他们觉得内心和外界无法协调,处处受着限制,同时又不能像植物似的那样沉默,他们要向人告诉,——他们寻找能够听取他们的话的人,他们寻找能从他们表现力不很充足的话里体会出他们的本意而给以解答的过来人。 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往下滑过去。这样,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是隐瞒和欺骗。欺骗和隐瞒的工具,里尔克告诉我们说,是社会的习俗。人在遇见了艰难,遇见了恐怖,遇见了严重的事物而无法应付时,便会躲在习俗的下边去求它的庇护。它成了人们的避难所,却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谁若是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担当生活上种种的问题,和我们的始祖所担当过的一样,不能容有一些儿代替。         ——[德]席勒,[奥地利]里尔克《冯至译文全集 卷二:审美教育书简、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者序》 你的个性将渐渐固定,你的寂寞将渐渐扩大,成为一所朦胧的住室,别人的喧扰只远远地从旁走过。——如果从这收视反听,从这向自己世界的深处产生出“诗”来,你一定不会再想问别人,这是不是好诗。你也不会再尝试让杂志去注意这些作品:因为你将在作品里看到你亲爱的天然产物,你生活的断片与声音。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在它这样的根源里就含有对它的评判:别无他途。         ——[德]席勒,[奥地利]里尔克《冯至译文全集 卷二:审美教育书简、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一封信》 亲爱的先生,我要尽我的所能请求你,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许,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在你几乎没有注意到时,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也许你自身内就负有可能性:去组织、去形成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养——但是,无论什么来到,你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如果它是从你的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负担着它,什么也不要憎恶。 你耐心地等着吧,看你内心的生活是不是由于这职业的形式而受到限制。我认为这职业是很艰难很不容易对付的,因为它被广大的习俗所累,并且不容人对于它的问题有个人的意见存在。但是你的寂寞将在这些很生疏的关系中间成为你的立足点和家乡,从这里出来你将寻得你一切的道路。          ——[德]席勒,[奥地利]里尔克《冯至译文全集 卷二:审美教育书简、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四封信》 #SoulReal文学 #文案灵感集散地 #每日书摘 #Soul星读书分享会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外国文学 #识我面目深者疏,惺惺相惜堪杳无 #同气渺难求,同声乏应和 #逆非无长亲,自洽与诗近 #SoulReal情感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