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遇見发布时间: 2023-08-10 08:33:21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君.子】 古文中經常能見到“君子”二字,如果看漢代以前的書,“君子”并不是指一種角色,而是兩種群體。 説[君],就要先説“尹”,很出名的一個人名“令尹喜”,它的意思是:関之治者名喜,他并不是姓尹。尹是一個動詞,簡單說就是處理事情。 君字,很多書都説下面是一個口字,如果看原形,那一個并不是口,而是“小鼎”,換种思路理解,就是一個(官)印。[君]指的就是授印于天,治理一方之人,原意其實并不是指一個人(一個家族),而是一群人(角色)。 [子]字就更有意思,原意是(農曆)十一月陽氣動,萬物開始甦醒的狀態。有一個時期,古代過的并不是“春節”,而是太陰之後的少陽,就是十一月萬物甦醒的時間。子,意味著新生,可以引申到孩子,但在古文中,有一個字是特指孩子,就是“兒”,古文字不會浪費兩個字同指同一個意思,過了宋代,文字就變得纍贅了,所以看漢以前的書,子字就要換一種思路。 君.子,是兩種角色,一個是授印于天的人,一個是新生準備接班的人,如果讀這兩個字僅僅侷限于君和臣,或者是品德高尚的人,就會完全失去了領略原意的機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再讀時,就是一個新的境界。 《論語》中,經常説君子和小人,其實相對得看,小和人,也是兩種角色。古代的人,不是現代字典的人,而是仆,就是從屬于君沒有自由的人,小是指小吏(授權于君的人),這樣理解,就補充完整了。 #讀書筆記 #古文 #論語 #史书 #書籍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