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5】我的存在需要你的关注
#SoulReal学习 #心理学与生活 #Soulreal情感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
用一篇随笔说一说温尼科特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原始母爱贯注。这是一种母亲面对自己刚出生不久后的婴儿所特有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中,母亲能够全然的忘记自己而将全部的心理注意力投在婴儿身上,于是产生一种奇妙的母婴链接状态。
这种母亲对婴儿的全神贯注,使得母亲不再顾及自己的需要,却能够细心敏锐的察觉婴儿的各种需要,并能够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满足婴儿的这些需要。母亲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身上撤出了兴趣,对婴儿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并能够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为宝宝带来了一个有利于成长的促进性环境。母亲的存在都是围绕着婴儿的愿望和需要,她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关心的东西都是围绕着婴儿展开,这就是“原始母爱贯注”状态,一种一直隐藏在女性精神世界中的原初的心理能力,在分娩之后,由自己的孩子所激活。
正是因为母亲的“原始母爱贯注”,婴儿得以生活在一种被保持的促进性环境之中,有机会使得自己的真实自体得以成长,能够保障自我本性的真实流露,使得婴儿作为人类一员通过遗传获得的个体发展潜能得以逐渐实现,婴儿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发性动作。婴儿通过自发性的舒展而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性,可以说如果没有原始母爱贯注,婴儿则没有机会以真性情舒展自己,那么也就谈不上体验到真实自我的存在了。在这层意义上看,是母亲在婴儿生命最初的数周,以舍去关注自我,以婴儿的需要组织母亲自己的生活,得以让婴儿顺利的从子宫中的胎儿过渡下来,逐渐的无创伤的接受现实。
反之,如果母亲无法进入原始母爱贯注状态,不关注、心不在焉的母亲则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破坏者。因为这种状态的母亲无法充分适应婴儿的需要,稚嫩的婴儿为了存活下去,就必须更早的以牺牲或者压抑自己的需要来顺应一个不良的环境,结果就是这个婴儿并没有享受到生命早期本应该是环境满足自己的美好时光,而是早早的要发展自己适应环境的技能,那么就失去了关于自己真实状态的体验,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一个假我来掩饰真我,通过服从命令顺从环境要求,努力的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保持自己的生命存在。
婴儿越早的被迫适应环境,婴儿生活的环境不良程度越强烈,造成的结果就是假我越是强大,与之对应的真我也就越是孱弱。假我与绝望和顺从关联,真我与自发和创造相联系。
那些成年后无法找到生活意义,感觉内在空虚的人;那些在生活中毫无生气如同行尸走肉的人;那些活着似乎早已失去了生命灵动性的人,都是无法寻找到自我存在的个体。追根溯源就是在早年的岁月里,缺失了一个充分允许、敏感满足需要的促进性环境,缺少了一位可以提供抱持的母亲。而温尼科特对此为咨询师提出的建议就是,心理治疗就是为来访者提供一次再成长的机会,布设一个再成长的空间,做来访者生命中那个缺失的“母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