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尾巴 最近的天气实在有点好 至少 是很适合骑行的 自从去了入手了新车 真的是能骑车绝对不开车 怎能辜负这好天气呢 除了要穿得休闲一点和不能穿裙子之外 只要把阔腿裤的裤脚束起来就好了 防止弄脏和钻风 一举两得 最近只要是晴天 基本上把早饭中饭和零食装进双肩包 背着骑车去单位 骑行在路上的感受 总是能把我带回小时候 关于骑车的回忆 没记错的话 从五年级开始我就独自骑车上学了 刚开始 家里人不太放心 跟在后面护送了几天 发现我可以胜任以后 便放手让我冲了 当时我还没意识到 八年的骑车上学之路 就此开启 小学离家不算远 从家里出发 要经过一条公路 现在看来繁忙的马路 当年根本就没什么车 大多数人 不论老少 使用的出行工具大多是自行车 顺利横穿过去之后 马上就能经过我的外公外婆家 再往前五十米是村委会 当年我爸妈就在那村办企业工作 有段时间我都是和步行到我妈单位吃食堂并不好吃的中午饭 接着是一座桥 巨陡 骑上去的难度非常高 而且当年骑的车 肯定是没有变速装置的 许多大人一般只骑半个上坡 就下来推行了 而像我这么大的孩子 却总有着一股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非要使用蛮力去征服这个坡 结果 往往也都能成功 只不过费劲一些罢了 下坡的快乐 骑车的人都懂 只可惜这个坡 并无法给人带来太多快乐 因为接下来马上是一段异常颠簸的石板路 这条石板路的应该是有点历史的 不知道是故意的 还是那个时候的铺路技术实在不好 组成这条石板路的每一块石头 都是高低不平的 甚至有些错落参差 在这样的路面上骑行的体验 是特别糟糕的 更糟糕的是路况 一个字来形容 就是 堵 原因不是因为车多 而是 这条路摆满了卖菜的摊位 菜农加上前来买菜的顾客 把整条路堵着水泄不通 也许是为了方便这条路上的居民 和不远处的纺织厂职工 不然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要把菜摊放在这条路上 路两边是同样有着年代感的两层公房 路两侧的人家 门对着门 房子并不宽敞 我只记得 那时有个同班同学家 是住在石板路北侧其中一户里面的 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家大型纺织厂的工人 看起来文化程度不高 对他成绩不理想的儿子 经常是打骂式教育 为什么我能知道呢 因为有一次放学路过 我从没有关牢的门里 看到我同学正在被他爸教训 好不容易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出来 终于又能继续赶路了 这时候离学校自己不远了 有时我会故意经过我的幼儿园 因为有个下坡可以溜 用来缓解一下刚才堵车的郁闷心理 简直太开心了 坡的尽头是幼儿园 径直路过 到底右拐以后再路过个七八户人家 到底左拐 就能望见小学了 在抵达校门口之前 有时我还能遇到同学 他们都是从一条小路步行 汇入学校门前的马路上 再往校门口走 这是一条十分窄的泥路 只够一个人通过 骑车应该是非常勉强路的一侧 是紧邻学校围墙的 而路的另一侧 是杂乱无章的野草 怎么看 都像是一条被人走多了而形成的路 类似于鲁迅先生口中的 “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但它的存在 大大方便了住在学校东边职工公房里上下学的我的同学们 当时我就特别羡慕他们 只要走几步就到学校了 他们往往还有一个特征 脖子上都挂着一把家里门上的钥匙 我对此也羡慕 放佛这是一种离家近和自我独立的象征 而我则永远不需要带钥匙 因为每天放学 家里总有人开好门等我回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