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觉得信任与忠诚是爱情的基石。事实上,一段健康的关系所需要的,并非是那些看似坚固的情感壁垒,它们也许是关系的外在表现,但绝非内在的根基。真正健康的关系需要的不是盲目信任或无条件忠诚,而是深入理解彼此的欲求,厘清彼此的期望,定出界限和底线,说明破坏约定可能会有的结果。信任对方是不必要的,双方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了解和破坏承诺的后果,并接受任何伴随而来的痛苦,而不要责备对方。
我们不该信任别人,而是要学习信任自己对别人的评估。信任他人不应被视为一种简单的托付或依赖,因为这种信任往往隐含着对自我主体性的放弃,是在期望对方完成自我认同的缺失部分,必然会导致无力感和依赖。
关系的初始阶段,双方往往沉浸在理想化的幻想中,试图在对方身上寻找满足自身欲望的完美形象。这种状态下,信任更多地基于幻觉而非现实评估,从而为日后的权力争夺和失望埋下伏笔。“信任自己对别人的评估”,这意味着我们需保持觉察,认识到自己在评估伴侣时所投射的欲望和幻想,以及这些幻想如何影响了对伴侣的期望和信任。
当某人对你表达信任时,我们可以质问这种信任的根源,理解信任背后隐藏的欲望结构。这不仅仅是对信任的理性检验,更是对自我与他者界限的探索。如果对方的期望超越了你的能力范围,拒绝这种不切实际的信任,其实是对双方的一种保护,避免了后续可能产生的失望和权力争夺。关系里的权力争夺往往源于双方之间未被妥善处理的欲望冲突和界限模糊。
评论:
早悟兰因: 深度到位
白带鱼: 也就是制定彼此需要的框架,不被破坏……默许的所谓的边界概其实就是大家双方都自由有需要就走在一起没需要就各自忙是这么理解吧?
不存在的存在: 包容宽容的爱不能少,有时候欣赏的界定更纯粹。[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