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可能是农业人最好的几年了,央企从造房子到下地种粮,等他们发展起来了,估计会带动一批农资人。从毕业后参加种子公司千村万户培训计划,在乡下跑了半年时间,主要是跟着经销商卖玉米种,看到过农村真实的生活,我更喜欢城市里的热闹喧嚣。定居成都之后,10多年没有关注过农资赛道,但是自己有个小菜地,所以还是算每天和土地打交道。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回到农资行业,发现这么多年后,外界已经天翻地覆的变化,农资的商业模式还是和以前没有太多区别。做试验示范,开会做套餐。唯一不同的是,产品越来越多了,厂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种植技术和模式没有太大的创新,相反规模化种植带来的市场行情波动让很多初次进入农业的人在暴富和要饭之间来回横跳。毕竟作物生长周期短则3-4个月,长的要几年,所以一个新的技术固定下来转化为应用成果确实很需要耐心。不是那些热钱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所以你要是有一个在农业赛道里面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朋友,你就会发现,他至少人品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这个圈子小,一旦违约就没人跟他玩了。写了这么多,我也在农资圈混了这么几年了,我的人品自然也是没得说的,你能看到这儿,也是个有耐心爱思考的人,再双击屏幕必有惊喜。全文完。[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评论:
AI苟蛋: 种出的玉米,可比城里人品质!
Souler: 主要是目标客户瞄准普罗大众的话,头几年拉萨还可以!
四川个人应急: 啥时候种地的有工资领还给买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