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阅读
关于读书
读书是我养成的最持久的习惯,这个习惯要追溯到小学三年级我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水浒传》,那时我开始对人物描写有了一定的认识,书中刻画的108位英雄外貌气质性格特别精准,每一位人物或洒脱或奸诈都跃然纸上。
课本的一篇课文《爸爸和书》对我更是影响深远,在那个汲取信息匮乏的年代,我靠着爸爸和自己陆陆续续读了很多书,以至于我在高中阶段对老师口中的《平凡世界》、《活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书籍内容比他还了解。
我曾省吃俭用在公交六公司华润万家斥资90多元购买了一本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外国文学,也曾在雅荷花园的盗版书贩子那里凑齐了海岩的所有小说,那段时间我对《深牢大狱》尤其着迷,以至于我在高中阶段迅速被女生的感情捕获,在应该寒窗苦读的年龄过早的追逐了风花雪月。
再往后大学时期的网文小说,工作时期更是用书填补了一个个无聊的夜。
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经历,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书,这些书让我了解了我不曾经历的岁月,也让我了解了我不曾遇到的人生。
结婚后我开始读一些婚姻经营,人性之类的书,我从不读教育类的书籍,比如教你做什么,或者启迪你什么,或者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因为我觉得作者是个职业,他们未必过好了自己的生活,凭什么去教化别人?除了钱钟书杨绛先生,谁又把生活、感情、婚姻能做好呢?
30岁后我一直无法通读外国文学,《百年孤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原因是我的记忆力不行了,我的读书时间也碎片化了,我要在工作,带娃,照顾家庭,娱乐,锻炼之后抽出一点时间去碎片化阅读,这也就导致我对外国人冗长的名字经常记混淆,读着读着就乱了。
最后,能让我喜欢最持久的书应该是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买的是中学生读物,没错,这本书伴随了我20年,是上学那阵从女朋友家里拿的,应该是他弟弟的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