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完成的第一本书是Cal Newport的《Digital Minimalism - 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 数字极简主义 - 闹世中的专注人生
作者是麻省理工的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还顺手写了七八本畅销书,被翻译成35种语言
关于网络和社交媒体祸害人间的研究讨论很多很多,此前网飞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 足够触目惊心~ Cal把笔墨集中在了“科技使用哲学”,从社会心,心理学,进化生物学等角度讨论科技作为一种工具,应该如何被健康地使用
所以,书中的数字断舍离方案并不是创可贴式的小技巧,而是在审视三观后做出的一种生活重置~ Cal并不排斥“拥有”也不推崇“舍弃”,重在“精选”和“保持有益距离”~ 人生的诸人诸事,何尝不是如此
书要自己嚼才有味道,挑几个有启发的概念供下酒
1) 可以选不等于一定要选,便捷不等于必要~ “错过焦恐症”使我们对“可能多少有些帮助”的信息产生执念,一直刷刷刷担心错过什么~ 大可欣欣然错过那些成本高昂的一时之便一时之乐,真正的成本永远是你的精力和时间
2) 人需要社交也需要独处,独处的核心在心神而非身形~ 真正的独处是摒弃来自外界的信息输入,所以一个人在家刷各种平台这种完全不是独处
3) 独处不易是因为大脑的默认设置是社交思考,也就是在我们闲下来时,头脑中与人之事相关的区域便会活跃起来,带来”做点什么”的社交压力~ 大脑会将人和人的互动认知为社交,但无法辨别线上和线下,即无法区分互动的质量~ 也就是说,你点了个赞或发了个信息大脑便会认为你做出了社交行为, 压力得到暂时缓释
可是,交流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人与人多维度互动去学习和练习~ 线上互动缺少对表情,语调,肢体等信息的接收和做出回应的判断,从而维度扁平,质量低下~ 这就是为什么网上交流越多会越会觉得社恐和空虚,就好像方便食品虽然果腹,但吃多了会营养不良以及变丑变胖
4) ”臣妾戒不掉“大多是因为没有“高质量休闲”去填充~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中把沉思崇尚为幸福的源泉,因为沉思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具足的~ 所以,放下手机网络而富裕出来的时间,可以交给只要做就会开心,事后想起来也一直开心的不为何求~ 记得soul之前有个“生活中的无用美学”的标签,其实美本身就是具足的,何来有用无用
5)永远不要颠倒工具和使用人的位置~一个为达成目标而使用的工具,不应该喧宾夺主,成为目标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