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义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文忠、张子野、柳耆卿、苏东坡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髙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