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厨房我们家灶台旁边的位置,来了一个老婆婆。她第一天用方言跟我打招呼我就听出来了,我也用方言回她,但是她好像没有意识到我们是老乡。大厨阿姨不在这边的这段时间,做饭都是我自己,所以一到中午就能看到每个房子里的陪读爸爸们端着备好的菜出来。
他们彼此间熟悉,所以一边炒菜一边都会聊几句。比如今年华科线会为多少,今年学校640以上多少人。虽然这是陪读家长必须面对的话题,我也懒得插嘴。倒是这个婆婆,她第二天跟我说话时,我就说我们是老乡啊~
聊天得知她是我们那儿下乡的人,是过来小儿子的儿子。婆婆戴个茶色眼镜,我先孩子没是怕油烟啥的,后来才知道她右眼睛视网膜脱落,几乎失明。所以我有时候看她切菜切菜切的粗糙大概也有这个原因。
“男滴还会捂饭,还捂的香喷了真是了不起。”她说的是非常纯正的老家方言,听着很亲切。
“我不会做,就是瞎做~”我好像还没习惯厨房里边做菜边跟人聊天
“Y老师还是勤快啊,你家师傅娘不做啊,我看都是你在做。”这个称呼也是土味十足,我有好多年没听过。
“一屋滴有一个勤快就够了啊~”
这个厨房我开始还觉得不习惯,因为这个电陶炉没有明火,所以总掌握不了炒菜的火候,但是做了几天也慢慢顺手了。婆婆应该是每天做,所以我有时候没来。第二天来她还问一下
“Y老师昨天上班去了啊?”
“没有啊,回屋滴有点事。”
“么事哦?”这么刨根问底的聊天换平时我估计烦了,但此刻我好像没啥感觉。
“姨今天做什么菜?”
“烧个鱼,我孙儿吃菜太细了,让他吃粗点他不会。”
“现在伢儿不缺吃。”我附和道。
几天下来,婆婆基本把我屋情况问了个遍,她应该比我身边90以上的朋友更了解我了~


评论:
碎碎念的老阿姨: 看到那个“刨根问底”,我居然笑出了声[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福人(谢绝私聊): 最亲切事,大概莫过于在他乡遇老乡吧,一起说说家乡话,聊聊家乡情。
作者: 不怀好意的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