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北大荒(拉拉💕)发布时间: 2025-02-21 12:50:22 浏览:5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他出生于1472年,是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以“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他37岁时在贵州龙场悟道,提出了“心即理”的哲学观点,确立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宗旨,并在晚年提出了“致良知”的命题,完善了他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圣贤,其思想不仅在中国,也在日本等地产生了广泛影响。(摘自知乎直答)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从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炼,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明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摘自《知行合一王阳明》简介) 📖感悟: 《哪咤2》的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你总会找得到方法取解决问题。而且他还说过,很多时候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这段话正好就是我想表达的两个观点。 一是谁痛苦谁改变,这句话没必要局限在心理学领域。王阳明若是不受挫,就没有后来如此通透的人生境界,我们若是不经历一些是非曲折,个中心酸,书中的大智慧也领悟不到。最关键的是,痛苦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遇到,有些人没有能力去承接,有些人没有智力去识别,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是小磨小难,我并不推崇苦难,但是我希望如果痛苦来了,请一定要识别它,利用它,接纳它,感激它,而心学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二是随时可以开始,没必要等到万事具备。若论知识储备,学海无涯,若论与人相处,复杂幽微,前者永远学不完,后者永远悟不透。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复盘,在复盘中精进,在精进中修正我知,再用境界更高的行去检验知。可以确定的是,知行合一的境界和层次可以通过在事上磨练去提升,所以一个正念产生了,请务必立马执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止于至善。 共勉之。#王阳明心学



评论:
远昕: 能读明白很好了
白茶清欢无别事: 十三香这么牛?
smile: 心即理,知行合一都能读懂,至良知就不动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