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晓梦记发布时间: 2025-02-25 17:50:26 浏览:8 次 发布地: 北京市 天气: 晴

        《母语与DeepSeek》(三)翻看自己上个月公众号的文字,有一种得意洋洋,骄傲自满。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叙事。大家有共同的故事,去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包括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对于祖先对于信仰的理解,我的衣食住行的选择,我的爱好喜恶,……也包括共同的语言。 这些根深蒂固的内容会被完全抹掉吗?一个民族对于生活美好的设定,是很难被取代很难被真正占领的,为何?因为语言,因为交流,因为共同的故事。 汉语语境下,炎黄子孙秦皇汉武……英文语境下,上帝的子民? 是不是极为有趣。 维特根斯坦:我的语言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 传统的汉语学习,非常强调诵读经典,也就是预装“语言系统”。不仅仅是孔夫子开始的,之前的国家之间大家交流的基准是熟练用诗经中的风雅颂做外交应对,当然,每个人的会有一开言第一句,就知道下一句。就像现代人在汉语语境里,我们说“举头望明月”;古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故事呢?远古的有盘古创世、女娲补天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共工怒触不周山 、三皇五帝、神农氏尝百草、仓颉造字、 刑天舞干戚、……历史的故事人物就更多了,……从小耳濡目染,经常谈论应用,其中的道理与文化内涵,都是刻在思维里面的。这个语言描述与思考方式,就这样融合在一起了。 #语言 #deepseek #传统文化 #思维逻辑 #竞争 #历史 #灵活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说说,一个有灵魂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