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雪瑶敲可耐꧔ꦿ℘发布时间: 2025-01-09 00:34:13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诗词润心】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是作者携夫人杨开慧同游武昌黄鹤楼时所作。黄鹤楼历来是供游人游览之胜地,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波澜壮阔的长江和武汉三镇的雄姿,风景极其壮丽,又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所以引起历代不少诗人的吟咏和赞叹。在这首词中,作者触景生情,感怀国事,抒发了对革命前途忧虑的沉重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汹涌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心。 上阕写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这是作者站在黄鹤楼上所见到的阔大景象。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横贯东西、波涛汹涌、阔大深远、一片迷茫的长江。“九派”,在这里是长江的同义语。“流中国”,点明长江源远流长,辽阔无尽。大江之外,最显眼的就是穿越南北的铁路了。“沉沉”,形象地描绘了铁路的延伸之辽远。这两句词写得气象阔大。近看,眼前是“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大地烟雨迷茫,隔江对峙的龟山和蛇山好像要锁住奔腾的大江。这两句词,寓情于景,虽是景语,也是情语,暗示了作者当时苍凉的心境。 下阕抒情。“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两句,巧妙地记述作者的黄鹤楼之游,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因革命前途而产生的忧虑。“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两句,写洒酒祭江的行为和内心如潮逐浪的感受。把酒酹江并非真的以酒祭奠江水,只是一种借用,借把酒酹江这一习俗,对江盟誓,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当时在如烟如雨的政治形势面前的心情,即“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心潮逐浪高”一句,与上阕所形成的感情色彩相对照,感情激动,心潮澎湃,抒发了作者要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眼在“心潮”二字上。这一“词眼”展示了词人当时悲壮苍凉的情怀,表达了词人深沉、深邃的崇高审美追求,是理解全词的关键。杨开慧当时就称赞说:“这首词真好,前几句太苍凉了,后几句一变而显得昂扬,激动,我听了心绪也难平。” 使事用典,信手拈来,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如黄鹤的故事、“把酒酹滔滔”等典故,运用深化无迹,高妙自然。#诗词 #诗词歌赋

评论:
蒲公英: 菩萨蛮·黄鹤楼(续) 孤楼倚槛春风暮,黄鹤影随流水去。 烟柳锁晴川,江山如画卷。 长天云自远,逝水东流惯。 千载几登临,愁怀同月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