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Real文学
#读书 #文学原创
畅游文海·品味时代(其二上接)
文/正轩
在单纯阅读历史时,会将重点放在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上,却从未想象过底层劳动人民在历史转折点经历了怎样的水深火热。阅读契诃夫的小说会了解到当时沙皇俄国上层贵族阶级的虚伪和国家机器的腐朽因此导致百姓苦不堪言,结合历史背景反映了为后来十月革命埋下了伏笔。像这样的小说不胜枚举,当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参考当时的时代文学,可以宏观结合微观更加深刻体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小说并不是将矛盾激发得明显就是佳作,在众多现实矛盾事件中能明显地感受到是平常的一点一滴,积怨成疾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所爆发,矛盾冲突从开始并不是很激烈的。就像美国短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小说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转中,结局让读者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列夫·托尔斯泰向世人宣告:回归善良就是人性的复活。还有的矛盾是主人公的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相符的所造成的,它潜藏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中还需读者细细咂摸和品味。
最后再容啰嗦两句,我好读书,但不求甚解,尤其对西方文学译作。翻译在某些角度上来说是对原著的二次创作,但又紧紧贴合原著所表达的内容,我在读西方著作时,叶芝所作《当你老了》有14个翻译版本;纪伯伦《沙与沫》第28节“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有七八个译文;梭罗《瓦尔登湖》的译本就我个人接触到的有五六本之多,在这不同的译本中所表达的内容大同小异。这在于翻译者的语言文字功底,还受他本人的语言习惯所影响,在阅读过程中没必要纠结一句话是否通畅和能否理解,只需要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便足矣。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读文丰富知识,礼教约束言行。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也明晰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这就是阅读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最后我用林清玄的文中的一段作为结尾: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这种清净的欢喜,使文学家自然成为富足的人。他的内心之树结满了果子,拿来与别人分享,希望能有甜蜜与清凉; 他的内心之矿结满了宝石、用双手奉上,希望珠宝能妆点灰色的人生;他每天都在垦荒种地,身上带着泥土与溪水的芳香,因为一切都是珍贵无比的,希望人人都能品味芳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