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国家新一代的特点既不是“自由化”也不是“保守化”,而是典型的“去责任化”。是舆论在用各种方法想把这个现实藏起来。我拿这几年的婚姻宣传举个例子。一个客观现实是目前绝大多数读大学的男性都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也绝大多数不愿意有孩子。
可是有性行为就可能意外怀孕啊。他们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选择呢?
自由化的典型选择就是这些男性主动要求女性去堕胎。他不想要孩子,就主动选择对他最自由的方式。但是调查统计出来的结果,是我国男性在集体的保守化,86%都选择要生下孩子结婚。
而所谓的“去责任化”就是男性跳出原有的,在男女关系中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角色,把选择权彻底的让渡给女方。女方怀孕了,找他负责,他“尊重”女方的选择。要不要生,女方自己定。谈到生下来怎么办,那就生下来再说。
你对比这样的选择,就会发现这些新时代的男性成为了真正的“不粘锅”。因为他不承担责任,所以他“不犯错”。
而在婚姻选择中也是如此。舆论宣传想给大家植入的印象就是我们国家这代年轻人,都是特别想结婚,特别想生孩子。所以现实中彩礼在水涨船高。买家多,卖家少。可是现实中结婚率和生育率都在暴跌,怎么可能成交量往下砸,市场价格反过来还上涨呢?
所谓的“去责任化”就是这些男性在男女关系中不愿意跟随着传统的谈恋爱,结婚再生育的节奏去走。一旦到女方提出要结婚,要涉及到具体的婚姻家庭义务时,他们就会“权衡利弊”,对于自己可能没好处甚至还要有负担的行为,选择“去责任化”。
而你肯定会在你生活中发现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这样的趋势几乎不可能被逆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