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左一的胡思乱想发布时间: 2023-03-10 11:48:32 浏览:35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现在大部分人的心理疾病,无论多么复杂,无论来自于多么久远的创伤,若是排除了遗传性的,物理性的,病理性的原因后,基本都是来自于时代的文化特征研究的情境带来的内在的坍塌。 在这个时代下,人类精神母体被隔离了,缺乏内在支撑力,必然就是内耗的。所以才有这么多新左派的学者向往着曾经的二十世纪,至少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是充盈着理想主义的色彩的,是对未来有各自的期待和想象的。 举个例子,在进入现代以前,人们的力比多,或者说能量,大部分投注在劳动活动中,因为这关乎到生存,种地,收获,欢庆,在这条最朴素的心理路径中,人们感受到的是充实感。你去种地,你期待着收成,一旦你不劳动,你对于收成的期待就回被打破,就会焦虑和恐惧,而收成的满足感是在一个付出劳动的基础之上获得的。因而,对于劳动的依赖,是一种本能的快乐。和现在很多人健身的快乐是一样的。 而现代这个路径在获得感的抹平中,早已经被打破了。因为生产过剩人类已经不在直接性的去面向生存焦虑,因而获得感不再来直接自于自身存在的焦虑的填充,而是在文化导向下转移向竞争性的焦虑,它原本是发展性的张力,但当整个文化导向都转向竞争性的氛围时,存在焦虑就以混乱的形态泛化到了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当你比不过周围任何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存在就被否定了,你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被抛弃的人,一个大部分人看不见的人。 比如清晨扫地的清洁工,大门口的保安,送外卖的小哥,拧螺丝的工人,他们不被大多数人视为一个具体的人,因为我们一眼看过去只看到了他们的皮,看到了他们的服装,看到了他们的工作,而看不到那个人。甚至,可能还有更不如他们的人。 当我们一面浸泡在这种时刻被抛弃的存在焦虑中时,另一面也是文化导向提供的一个,可以被向往,可以被期待,可以被实现的,幻影。一个情景化的幻影。这些幻影出现在广告里,电影里,电视剧里,文化作品里,成功人士的自我叙事里,他们组成一个个片段告诉你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才能被定义为“人”,而不再是一个内部性的,具体化的,有思考和情感,亦在人文关怀语境下的“人”——人因此被碎片化,同时因为被碎片化而更期待碎片化的景象,并以此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人被送上了一个单向的流水线,工作,赚钱,花钱,实现理想情境,工作,赚钱,花钱,抛弃已有情境。一条我们称之为“努力”,称之为“勤劳”,称之为“奋斗”的所谓人生路径。 同时,成为了马尔库塞口中的,单向度的人。 因而我们远离了精神世界,亦或者说我们被那天生产线不断的抽空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原本“劳动——存在——安心——快乐”的朴素的心理路径,取而代之的是表象化同时也是哲学化的生存形态,你是谁不再取决于你的行动,你的劳动,你的情感,而取决于你所在的情境,你身上的标签,你以物的身份被定义的产品价格,以及那个切片化的,同时也是视觉化的自我叙事逻辑。 简单的说,本来我们去干活,就心里挺满足的,虽然也担心秋收,但拜个菩萨,村里请个神婆,大家日子过得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换言之,很充实。而现在,我们干活,越干越不满足,消费不断升级,通货不断膨胀,好像一辆疾驰的列车,一边担心掉下车,一边只能跟着往前走。越发展越恐惧,越发展越焦虑,越发展越倾注心力。多余的力比多去哪里了?不就是内耗了么。担心考试,担心工作,担心房车,担心结婚,担心孩子,担心孩子工作,担心孩子房车。。。在这个漩涡里,难以建立起来那个内在的心理支架自然只能外求,向身边的索要,索要情感,索要支持,索要自恋的灌注,索要情感的滋养,当索要不到的时候,原始的自恋愤怒就会越过防御机制冲向最亲密的人,亦或者在内耗中,重复扮演着同一个角色知道力竭而亡,干枯的等待着生命结束。 所以,那么多人在倡导着,“重建精神家园!”“重建精神家园!”“重建精神家园!”。怎么重建?从探索自己开始。所以,这也是我组团体的原因,我也和朋友说,绝大部分的人不需要心理咨询,他们需要的就是重建心理支架,重新丰满自己的精神母体。#心理学知识 #探讨一下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



评论:
作者: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人什么书都没得读有什么精神世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就是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自然就是精神世界,妖鬼蛇神就是精神世界,口耳相传就是精神世界。
一衹小蝴蝶: 不定期自我心理建设
蘑菇蘑菇: 这是内耗这个词出现以后,看过分析最透彻的一段文字,很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