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吃饭,他知道女儿读了挺多史书,建议过一遍先秦诸子。女儿问了都有哪些后,爸爸说家里有,给她找。
吃完中饭,爸爸就开始踩梯子,把书架最上头的柜子打开,翻出了一些(因为搬家,整套的书零落各处,不全了)后,他又去杂物间找。我问他:
“我可以去吗?”
“你别去了吧。”
“难道杂物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笑。
“没有。但有不想让你看到的情形。”
“那我可得去看看。”
“那你快点。”已经开了门准备走的他等着我。
“一分钟一分钟!”我赶紧换了衣服,跟他一起下楼。
进了热气腾腾的杂物间,心想“还好,没有增加太多”。爸爸又找了几本,我瞄了几眼,摞出我想看的一些,一起先抱上来了。
进家门,就盘算着怎么把在房间里看电视剧的女儿给拽到客厅来。
我推开女儿的门,她摘下耳机,嫌弃地说:
“不要老打扰我看电视好不好?”
“宝贝,我不是要打扰你看电视,是想问问你打算看到几点。”
“我不知道。再看一会儿。”
“现在是一点十八,看到一点半?”我故意说得很近。
“你……看到两点。”
“……好!”我表现得下了很大决心的样子。
“你……妈咪,你看你说得好像对我很大的慈惠似的。”她笑。
“慈惠?什么意思?”我赶紧请教。
“对百姓仁慈,赐予百姓恩惠。”
“wow,哪里看到的?”
“谥法里的。”
“谥法?”
“就是皇帝死后,有谥号,但谥号不是乱取的,很少有皇帝自己生造,一般都是从谥法里面找的。但取哪个字要有依据。那些字有点类似于说文解字。比如慈惠爱民曰文,辟土服远曰桓。桓也有很多其他的意思。很多字都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
“比如刚才说慈惠爱民曰文,经天纬地曰文,还有博闻强记也曰文。”
“哇,崽崽你好棒!”
“怎么啦?”
“我带着老师们读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时,讨论过,也说过这几句,但是我记不住原话。你怎么记住的?”
“一遍记不住,两三遍就记住了啊。我也有很多不记得的。”
“比我强太多了。佩服佩服。我啥都不懂,所以觉得你很棒。昨天,my叔叔,他也不一定看了很多,但他觉得你秦汉三国五代唐宋的书读了蛮多了,所以建议你看看先秦诸子……”
“我知道了妈咪,你现在先让我看电视好不?”
“好。你看,我不说话了。”
“你先出去好不好,我想自己看。”
“你自己看,我不打扰你。我就在这里凉快一下。”
“客厅的空调也开了呀。”
“客厅的没你房里的温度低,我想凉得快些彻底些,去晾衣服。”
“那你可以把爸比房间的窗户打开,不就好了吗?爸比在房里吗?”
“不在。”
“他去哪儿了?”
“去杂物间给你找书了。汗直流。哈哈”
“他可以不找,这样我就可以看电视了。”她笑。
“他一腔热血,咱还是别给他泼冷水了。”
“妈咪,你想啊,我马上上高中了,就中考这个假期有些时间,我想多看点电视。”
“看看,让你看,孩子。只是担心你在这昏暗的洞穴里看太久了,眼睛近视得厉害,可以去客厅看,也可以我们一起读先秦诸子,读一会儿聊一会儿。”
“我还是想自己在房里看,你先出去可以吗?”
“可以~~我在客厅等你哟~~”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