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流·发布时间: 2021-02-11 23:19:12 浏览:1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5,礼、乐的学说。丧礼、祭礼在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礼记》正是为整顿二者的理念,区别于当时流行的非理性文化(迷x)。考虑到人心有两方面,理智的和情感的,则丧、祭的必要性在于对所知、所盼的折中兼顾,并以诗意的形式寄托。诗与Z教同为人的幻想,融合了想象和现实,区别在于后者把它当做真的来做(即迷x),后者是当做无法区别真伪的向往来做(即寄情)。对于这类过程中的“乐”,荀子认为,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6,逻辑理论。孔、孟应用“正名”的范围限于伦理,荀子还兼备了逻辑应用。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叫“知”(即“天官”,也即佛门讲的眼耳鼻舌身意),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智”(即心,也即佛门讲的色声香味触法),天官接受印象,心解释解释信仰并赋予意义;认为名的起源分为伦理低位区别(贵贱)、逻辑区别(共名,推理的产物;别名,分析的产物);认为创立新名,是治世者的职能。 7,论其他几家的谬误。他认为名家和后期墨家的论证多为诡辩,是谬误:①“惑于用名乱名”,如“杀盗非s人也”;②“惑于用实乱名”,如“山与泽平”,个案不能推导为普遍规律;③“惑于用名以乱实”,如“白马非马”#哲学 #流·









评论:
作者: 荀子认为一切诡辩、谬误出现,是因为缺乏圣w,如果有圣w收归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道,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荀子的两个著名学生,李斯和韩非,李促成了“F书坑儒”,韩为李、嬴的归一操作提供了理论辩护。
作者: 勘:5,诗与Z教,后者是迷x,前者是寄情
庄严: 伦理尊贤,重法爱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