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5-21 07:28:54 浏览:2 次 发布地: 东莞市 天气: 晴

        每日一读《战国策•楚一•子象论中立》 原文: 齐楚构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国必危矣. 译文: 齐楚两国相争,夹在齐楚之间的宋国,原想保持中立。齐国施压逼迫宋国表态,宋国只好表示支持齐国。子象便替楚王做说客,对宋王道: “楚国没有对宋国施压,反而失去了支持,便一定会学齐国的样来施压。齐国一施压就得到了支持,今后更会不断向宋国施压。使两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大国都来施压,宋国岂不太危险了么? “‘一边倒’跟着齐国去打楚国吧,如果打胜了,齐国独霸天下,首先吞并的必然是宋国; 如果打败了,弱小的宋国又哪能抵抗强大的楚国呢?” 后记: 子象,战国时期的辩士。 子象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口才确实了得,寥寥数语,便对宋王把利害关系说得一清二楚。他劝宋王不要做墙头草一边倒,而要对齐国打楚国牌,对楚国打齐国牌,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保持中立,这的确是高明的外交政策。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辩士活跃于各国邦交活动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当属苏秦为其中翘楚: 一,他所辩的是合从之术,关乎战国时期的两大根本战略,具有全局意义,行踪遍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 二,他所言历史、地理、军事等知识丰富,语言多排偶,气势礴磅,雄辩方法多变; 其三,他成就最大,挂六国相印,使得战争硝烟平熄十五年。历史上还没谁能比得上苏秦,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和平能保持这样长的时间。 那时若有诺贝尔和平奖,苏秦当之无愧。 苏秦(?-公元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 苏秦师从鬼谷子,与张仪同学,习纵横之术,后攻读《阴符》,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名显诸侯的苏秦,内心是孤独的,不然不会爱上燕易王的母亲(已故燕王文侯的夫人)。 #SoulReal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