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 曾经说:“以高尚的品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斗星一样,在位子上一动不动,而众星拱围着它运转。”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君王像君王,臣子像臣子,父亲像亲,儿子像儿子,各安其道,各正其位。” 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如果真的那样了,就算国家粮食再多,又哪里还会有我吃的呢!” 鲁大夫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所谓‘政’,也就是‘正’,要行正道。你先行正道,作大家的表率,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又问:“如果杀掉不走正道的人,让大家走上正道,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是你,为什么要杀别人呢?你想为善,则百姓自然也跟着为善了。居上位者的品德就像风,居下位者的品德就像草,风从草上刮过,那么草一定顺着风势而倒。” 季康子因为盗贼多而担心,就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如果你自己克制贪欲,就算鼓 励他们,他们也会知耻而不做盗贼。”季氏是鲁国的权臣,而季康子又是越位夺嫡而继承的位子,所以孔子的话里多有讽刺的味道。 叶公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让近在治下的人悦服,让远在四海的人归附。” 子贡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储备粮食,修治武备,给百姓信心。”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先去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武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两项中先去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粮食。人生自古都有一死,但百姓没有信心,则国家无法立足。” 子张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心存善念而不知疲倦,实践真知而不留余力。” 子路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身百姓,以身作则。 子路请孔子再多说一点,孔子又说:“不要懈怠。”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做官员们的表率,宽容小的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仲弓问:“怎么知道谁是德才兼备的人,让我能够提拔他们呢?” 孔子说:“先提拔你所了解到的人才。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就不会提拔吗?”子夏做了鲁国莒父邑的长官,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就会欲速而不达;贪图小利,就会妨碍大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