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 转眼又到了考研的日子。 作为一个过来人, 曾经考研三战上岸。 十几年前我还在读大学, 那时候并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到大三上学期结束时我一共挂了14科, 之后终于想起了学习。 由于课程落下的太多, 前两次考研都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第二次考研, 距离目标分数线只差了两分。 两分是一道选择题的分数, 却将理想与现实分割开来。 说实话那会如果分数差得多也就认了, 但两分之差确实不甘心。 于是在工作之外仍然坚持看书, 寄希望于来年再战。 可能由于大学过得太过光辉的缘故, 以至于在后来的人生路上用了好几年的辛苦去偿还。 第三次准备考研时候已经参加工作, 工作中各种派系斗争尔虞我诈也让人应接不暇疲惫不堪。 于是在考试前两个月我顶住了来自家庭和公司等各方的压力, 破釜沉舟一样请假去学校专心准备考试。 机会不可能有无数次, 第三次是最后一次。 那是一段深刻到这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时光, 两个月的时间住在一个小黑屋里。 每天早晨五点起床顶着寒风去自习室占座位, 晚上十点多伴着严寒回到小黑屋里继续学习。 压力太大吃着抗抑郁的药物, 副作用导致每天像喝了半斤酒一样头晕。 那会甚至感觉自己考研的动机都变了, 不是为了提升学历而是单纯的为了证明自己。 那段日子不止煎熬而且漫长, 像挫骨削皮一样让人感受到了生不如死的每一分每一秒。 后来好在付出得到了回报, 历经波折成功上岸。 此时此刻, 那两个月如地狱般的生活的点滴再次浮现在了脑海里。 心里虽有感慨, 却无半点涟漪。 仍记得当时吃的苦, 可已经没有当初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了。 仍记得当时的绝望与无助, 可也只是像个局外人一样微笑着摇了摇头。 也许是因为记吃不记打的缘故, 现在觉得那时候所经历的苦难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也许是因为毕业后这些年在工作中同样也经历了很多波折, 现在觉得在当时看来都要过不去的坎不值一提。 是成长, 更是经历。 花了那么长时间考研, 到现在也说不清楚这个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人生的路只有一条, 没有对比又何来对错呢? 况且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 三五年之后的事谁也预料不到。 读研这东西你要说有多大用处, 其实也没有。 你要说没用, 其实多多少少也有点用。 看社会发展, 也看自己的人生规划。 其实上岸的意义对于我个人来说更多的是给了我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并走下去的勇气, 而不是那写着“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盖着钢印的两张纸。 考上也好, 考不上也罢。 成长不会因为你的选择而止步不前, 时间也不会因为你的经历而一直停在昨天。 在这个向上攀爬或者说是与自己较量的过程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最后的青春时光挥洒的淋漓尽致, 让自己以一种心甘情愿且了无遗憾的态度去步入社会并且迎接新的挑战。 至于考试的最终结果, 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 就算考上了你也预料不到将来会在哪个城市走什么样的路过什么样的生活。 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终点, 考完之后该吃吃该玩玩好好放松一段时间。 接下来就是圣诞下雪与跨年, 好好享受生活。 路还很长, 无论成功与否都是经历。 人生的路不只有一条, 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评论:
diary(安静的废话大王): 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敬佩那坚定的意志力
简单: 心与行动都在向上,努力过就没有遗憾
夏木木K: 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最起码当初咬牙切齿坚持的自己,很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