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沐风吟梦发布时间: 2024-12-12 19:04:31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想(三)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洪秀全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那么曾国藩是我国旧社会的代表人物 甚至可以说是理想人物 虽然他没有下过苦力 但是他的教育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 是一个实践主义的理学家 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 都只有汗血才能换的来 那时候的官兵,不但不能打仗 就连对付乡下的土匪都不能做到 于是人民为了自卫,都得办团练 这种团练就是民间的武力 这种武力,没有官场化 又与农民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保存了我国乡民固有的勇敢和诚实 曾国藩的事业, 就是基于这种乡勇 加以组织训练,使它成为一支军队 这就是以后著名的湘军 那全国都有团练 为啥唯独湘军能成大事呢? 就是因为曾国藩加的那点组织和训练 第一个特点是注重精神教育 十二分相信孔孟的遗教是中华民族的至宝 他是孔孟的忠实信徒 他所选的官佐也都是他的忠实同志 他不仅是军队的主帅 同时是士兵的导师 也就是说湘军是支有“主义”的军队 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 他的行政用人都最看重主义 他觉得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 第二个特点 利用宗族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 士兵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 所以士兵们的互助精神特别浓厚 第三个特点 湘军在待遇上享有特殊权利 比当时的绿营要加一倍左右 因为水上的优势很能决定陆上的优势 所以他很注重水师和军器 他用尽心力去招揽当时的技术人才 对于士兵的操练也是十分认真 经常自己去督察检阅 他不宽纵自己的军官 也不让军官宽纵自己的部下 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腐败了 他想要救旧社会,旧文化 但是旧社会,旧文化产生的官僚主义 反过来要和他捣乱 他想要维持清政府 但是清政府却嫉妒他,排斥他 如果不是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 他们的失败 迫着他们要求着曾国藩出来任事 不是曾国藩需要他们 而是他们需要曾国藩来缓慢他们灭亡 可悲的时代呀 曾国藩也有局限性 或者说是时代的局限性 他强行为清政府续命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清政府并不能救中国 曾国藩本人也十分清楚 清政府是无可救药的 但是为什么还要强行为清政府续命呢 第一,他的立场是中国的旧礼教 士大夫阶级是他的凭依 第二,他以为清政府在经过大患难之后 可以有所觉悟 第三,他十分清楚 清政府的灭蚊必定会引起长期的内乱 这一点,中国的几千年历史可以说明 每次改朝换代, 总要经历长期的割据和内乱 在帝国列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 长期的内战很可能会引起亡国之祸 于是在维持清政府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 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革新 他要学习西方列强的好的一部分 一方面,守旧 恢复中华固有的美德 这是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的大贡献 这是十分伟大的眼光 因为单单革新或守旧都是不能救中国的 #中国近代史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