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并清除唐室元老,打算自立为帝。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知道之后,马上投奔徐敬业。于是,骆宾王写了著名的《讨武氏檄》。据说武则天看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的句子时,只是微微一笑,但是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武则天改容询问侍臣:“这是何人所作?”左右回答是骆宾王所作,这个故事颇有些类似于曹操赏识陈琳的故事。《本事诗》还记载了一个宋之问在灵隐寺得到骆宾王帮助写出《灵隐寺》诗的故事。也许,人们编造出这个故事,一来是出于对宋之问的鄙视,二来也是出于善良和同情,用这个虚构的故事聊以表达对骆宾王这个天才的陨落的遗憾。其实,这种故事并无存在的必要。因为诗人的生命与常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智慧融进了自己的作品里,因此,他们的魂魄也就一直留在了这些美丽的诗句中。当后人翻开这些书页,随着这些诗句欢笑、喜悦、悲哀、哭泣的时候,诗人的影子就在诗句背后,注视着这些借助诗句的力量,与自己心灵相通的陌生人,诗人便在诗句中复活,在诵读声中复活。于是,诗人不死,或者说已经无关生死,因为,他们生存的那个世界有一个名字,叫永恒。

评论:
Souler: eternal life[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