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的扉页上,余秋雨写:"这是一次注定要伤痕累累的远行。"合上这本泛黄的书卷时,我仿佛触摸到了纸张间沉淀的千年风沙。当文明从纸上苏醒,在尼罗河畔的残阳里,在恒河岸边的晨雾中,在帕特农神庙断裂的柱影间,每一粒尘埃都在诉说被时光碾碎的疼痛。
这位东方行者,用脚步丈量着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脐带。他走过希腊神话坍塌的城邦,波斯铁骑锈蚀的剑戟,印度河畔褪色的壁画,在耶路撒冷的哭墙下,我听见他在问:为何璀璨的文明最终都成为断壁残垣上的苔藓?当他在两河流域抚摸楔形文字的刻痕时,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早已化作尘烟,只剩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呼啸的风,裹挟着石油管道里流淌的黑色血液。
最让我惊心动魄的,是他在金字塔前与法老的对视。那些耗尽千万人血泪筑就的永恒,不过是人类对死亡的拙劣模仿。当现代起重机在胡夫金字塔旁轰鸣,当霓虹灯照亮帝王谷的墓道,我突然明白他说的"文明不可轻慢"——我们正用科技的傲慢,将先人供奉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却遗失了敬畏的体温。
合上书卷已是暮色渐起,窗外的城市依然在数据洪流中狂欢。作者用笔尖刺破的,何止是异域文明的伤疤?当我们追逐元宇宙的虚拟星空时,是否该在文明的基因链里,重新找回那些被遗落的密码?那些在恒河沙数中闪耀过的智慧,或许正在等待某个晨雾弥漫的清晨,重新在人类瞳孔里苏醒……
—— 朝-暮


评论:
拾叁: 文明的重生,总是伴着星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