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读书随处净土发布时间: 2024-12-14 12:15:21 浏览:13 次 发布地: 南京市 天气: 晴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元代最出挑的文人画大家倪瓒的《容膝斋图》。据说倪瓒有非常严重的洁癖,画中只有山水建筑,从不出现人。 《容膝斋图》画得是潘仁仲的休闲居所,名字来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一句。 俯仰天地之大,栖身立命不过只需能容下双膝的小屋罢了。 中国的园林艺术,最讲究以小见大。人是建筑里最小的结构,但人可以用身体去测度所有东西,将身体外延,用意识感受。所以中国人做园林,用的便是类似于写诗歌的方法。利用山石、水体、植物、曲径、拐角、轩窗,将人的意识无限放大,将世界无限缩小,一步一景,循环往复,在小空间中缔造出无限幻境。 以小见大,是以个人性情作为出发点的一种审美。这种审美,在魏晋时期便已经萌发。但如今,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秦汉。 城市里的超级建筑体和面积一再跃升的商品房,有着“蜀山兀,阿房出”的狂热,追求高、大、阔,豪,代表着权利和财富的至高峰,却因为文化性的倒退让人味同嚼蜡。 缩在办公室靠窗的一角,晒着太阳打开一袋兰窖黄茶,沸水高冲,就可以满室生香。而面对一个空荡荡的房子,连填充的心力都已经不再有了。 #生活碎片



评论:
穷丑老搓狗拜德松(婚): 文字甚好
作者: 谢谢
穷丑老搓狗拜德松(婚): 不客气,达到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