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我有故事发布时间: 2024-08-03 22:23:56 浏览:0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共读 #阅读 #心理学 《你经历了什么》 关于创伤疗愈复原方面大脑使用说明书 04 我重新认识了节律 这本书非常适合养育小孩的家长阅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书中很多内容都围绕着孩子养育展开,尤其强调孩子与大人大脑的不同,有大脑科普去作为指导依据。 创伤是无法完全恢复如初的。创伤永远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不可能毫发无损。这一点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样我们就不会抱有侥幸心理,以为伤害了别人后还能回到以前的状态,这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我们要始终怀着善意对待外界,因为伤害了就是伤害了,无法回到当初。 认识到这点会让人慎重,尤其是在养育小孩子时。以前我们常常误解小孩,认为他们复原能力很强,或者觉得他们小时候不懂事,也记不住小时候事,可以打骂或忽视他们,甚至对他们不好。但事实是,创伤是不能复原的,脑科学也揭露出小孩那会大脑处于高速发展,创伤带来危害远比成年人要深要更难以复原。 最重要启发是关于节律。节律是我以前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当今的消费主义时代,一切都在不停变化,不确定性太多,生怕自己赶不上时代。城市化和现代工作极大地破坏了我们的节律。互联网也宣扬各种新鲜事物,追求变化,但这一切都会打破我们的节律。 我以前从没有从节律去看为何现代人这么累焦虑悲观,嘻嘻,现在有了这个宝贵视角了。 书中关于节律的部分,提到了人类长久以来在原始部落中展现出来的传统治疗方式。节律是与自然界的连接,固定的时间团体一起去舞蹈、击鼓和唱歌。这就是节律,书中指出这对于个体有非常棒的疗愈功能,现代人没意识到。按照节律看广场舞,你就容易理解广场舞人的精气神看上去果然健康有活力。 反观我们现在的医疗模式过度依赖精神药物,低估了关系和节律的力量。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散步也是一种节律活动。行走对我们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因为大自然的各种感官元素让我们沐浴在它们各自的调节性节律中。每天或每周固定时间点去散步,感受大自然的节律变化,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我其实这半个月开始下班去立新湖散步。我一般是今天散步,明天跑步。跑步其实还属于个人的自律活动,其实没怎么和大自然整体互动,互动性不强。 而散步,就会发现会去观察身边的环境,观察风、湖、身边的人,观察光线的变化,从傍晚走到黑夜。散步过程中你更容易融入整个自然,感受这种节律,这比跑步有不一样的效果。 关于节律第二个想到的是六一读书社,每月共读固定的书籍,大家一起打卡,互相看彼此的笔记。这种每月投入重复性阅读的确定性,其实是一种团体的节律。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