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EVErminE发布时间: 2025-01-12 05:22:19 浏览:82 次 发布地: 苏州市 天气: 晴

        有很多人喜爱我,现实中和网络上,我想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喜爱,是大家对美和文学的喜爱。我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者,只是有心或者无心的传播了文学之美或者发掘了人世间的美并带到大家面前。大家内心有向善向美的这个愿望和根性,才会被我的内容吸引。 所以我说,请喜爱或者热爱文学,追寻人世间转瞬即逝的美好,让美进入内心,这样心才能笃定而快乐。至于我本人,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中年男人,我有我的困惑,无论是对于人生还是情感。我也在经历我应该经历的事,走在我有生之年必须经历的路途之中,我也会犯错,也有欲念,我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唯独我引以自豪或者窃喜的一点是,可能我心性中多了一点聪慧或者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我不知道这个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植的,我对世界、人生、宗教、人性,对我自己、对生死有非常明晰的态度和理解,可能是我经历足够多的苦难让我格外珍惜真情和美好。另一个点是慈悲心,我能确定这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的曾外婆、我的外婆、我的妈妈都是慈悲心肠的人,血脉中的这个基因让我格外悲悯这个世界,可能慈悲心才是我一切情感的基石,是我内心的如来藏,也是我利益众生,分享文学和美的由来。有朋友说我内心淳朴柔软,我想这是对我最大的认可。柔软并非软弱,相反,这是我对抗现实世界中的丑陋最坚硬的武器。 我用了很多佛学的词汇,但我要强调的是,我尊重并学习,但并不信仰。佛学本身是人为(智者)加工过的哲学和世界观,这是我的理解。佛学和科学并不冲突甚至互相印证,所以科学的尽头是玄学这句话并不稀奇,我坚信“意识不灭”,这也是量子力学的表达,只不过佛学用“轮回”来阐释。心性也是一种意识,我愿意用“心灵频谱”来描述心性,和物质的磁场相反,心灵频谱的一致的人会天然互相吸引并愉悦。所以,我在力所能達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去传播文学和美,对于我并不是一种消耗,我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认同和快乐,我的一个好朋友步姿也在做同样的事,但她在文学上的造诣和为了传播文学的美而付诸的努力要比我多得多,她才是真正的“佛菩萨”。 无论怎样,色身与我只有一个,我并不能也不允许接纳众多来自现实的喜爱,因为我不能同等的去回报。但请大家继续和我一起挚爱文学和美,保持质朴善良的同时独立思考,用热忱清澈的眼光去看人看世界。 愿人间值得,未来可期。



评论:
海蓝时见鲸🐳: 优秀[点赞]
Souler: 人间处处都值得,未来事事皆可期
普通人: 很喜欢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