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呼唤》(哲之诗)注解:
1.上条瞬间的诗中所提及之“神”,并非狭义的上帝,它是由海德格尔所言的神圣(自然)所派生,可以这样来理解:神圣>神性>诸神>上帝。
2.“神圣”已经超越了形而上的范畴,形而上的代表是在场(即存在),而“神圣”是存在的不在场,注意,是存在的不在场,它包含了存在本身,或者说在“神圣”之中,在场本身即不在场。“神圣”是先于一切的直接者,同时还是一切间接者(如“在场”和“不在场”)的间接性。
3.汉族的铁匠打出的铁柜为何装满不能呼唤的语言:
①其实汉语中没有没有一个语词能真正诠释“它”,即使是“神圣”这个词也只是牵强附会。不过语词是流动的,它的代指意义并非是固定不变,语言也具有进步性或者说转变性,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语言中心价值的转变。
②还有一点,一词多义是应该认真注意的,本质上不是语词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赋予了语词什么。
③语言永远在进步,却是永远冲破不了桎梏。语言永远在此岸,真义永远在彼岸,两岸离得很近,可中间却隔了一座看不见的高山。
结语:
面对如此之高山,一个民族的语言何以呼唤?
半神的诗人,只能独自坚守那沉默的力量。
评论:
Souler: 海子的引言的看法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