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光怪陆离的梦发布时间: 2024-04-27 21:38:10 浏览:6 次 发布地: 重庆市 天气: 晴

        分享一下自己手机界面,以及朋友圈数量,保持这个习惯好多年了,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认识了新朋友就加人V,然后就认为自己拥有了人脉。但当你真的有求于他人时,你会发现,如若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一定的高度,认识再厉害的人都无用。正如《思维力》的作者王世民所说:“在你的价值未有效建立之前,不要浪费精力在圈子上,若自身没有交换价值,一切社交都是无效的。”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正因如此,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加值得的人和事上,对于那些虚头巴脑的无效社交,趁早学会精减。 对社交精简,才有精力专注自我 对目标精准,才有时间求真务实 少即是多 最近遇到的几件事,冥冥中都和这个主题有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段时间内几个事情都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同样一个道理。 好像是老天在教我做人一样。 看了一本专门讲整理的书,挺神奇的,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而且真的就是讲,怎么整理房间的。作为一个钢铁直男,具体为啥要看这个我也记不得了。 好像是一个比较信任的人推荐的,外加评分8.0,就说用来换换脑子。 好在书不厚,而且除了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整体的思路还是比较有普适性的。 作者核心强调的就是:先舍弃,再归置。归置那部分比较常规,核心还是舍弃。 她提出了一个比较日式,但有意思的判断是否要丢弃的标准,核心两条: 1.专注判断要留下的东西,这才是整理的本意 2.当你摸到这个物品的时候,是否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第1个标准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有点类似从黑名单变成了白名单。 因为丢弃的最大的困扰,往往是那些虽然没那么喜欢,但丢弃欲望也没那么足的东西。 一方面万一真有用呢,另一方面还有随之而来的成本/负罪感。 而且当我们专注在是否要留下一个东西的时候,会真正思考与之而来的场景是不是我们理想的。 第2个标准就更有意思了,我理解就是用心而不是用脑,依赖刹那的直觉而不是严谨的逻辑。 作者没有做更多的论证,我把这种做法理解为:潜意识在个性化的复杂决策中,要比逻辑思维更加的有效。 因为这种短时间内个性化的决策的论据提取很难是全面的(当然我认为时间长也很难,核心在于个性化增加了决策维度),我们太容易忘记为什么喜欢/不喜欢一个东西,但长时间接触累计下形成的直觉已经包含了这部分信息。 虽然之前不知道这个标准,但我自己确实在购买衣物/书籍的时候,会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特别喜欢,能减少不必要开支。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过去一直是纯效率型公司的拥趸,包括之前也提到,一定要数据驱动。 但不知道是翻过了那座山,还是人到中年,心态发生了变化。 我现在更喜欢,实实在在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的体验。 当然,效率和体验并不矛盾,想继续保持好的体验,绝对需要效率的支撑。 但从什么起步,根在哪,很重要。 多且精永远是理想的,而我理解的无限也并不是空间上的无限,而是深度上的无限。 能在有限的几件热爱的事情上,做无限的探索和延伸,已经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了。 与其让更多人知道我,不如让可能喜欢我的了解我,让喜欢我的更喜欢我。 #一本书一个故事 #精简社交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评论:
作者: 基本不用!就像很多人手机里下一堆APP,包括什么抖音,支付宝,什么小红书之类,在当今快餐时代,更多的人喜欢看短视频,因为不用思考,视觉听觉将视频接收后无需再用大脑去做其他活动,会相对应的轻松。哪怕我从字节出来的,也从来不用抖音,唯一的头条还是看资讯新闻!
挺无聊: 是不是多用眼,少用耳,能更快静下来
作者: 我认为是一个保持好习惯吧!当然这个没有对与错,我只是觉得干净点,自然就专注于自己热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