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原版)
在耀眼的残阴里,你轻轻、
吹落凄冷明夜,时间也跟着瘦弱了。
你是怎样离开的?两岸荒凉。
如今丰草映着花香,卷土归来。
你能看见树林中,压抑着勇气;
于生的境里爆发,直到温柔缀满枝头。
层层花影里,你能感受春的沉默。
这场因风而起的偶然里,纷纷漂泊;
浅淡杏花里浸透,把曲折的伤痕酿酒。
你能听到水的哀鸣。冗长话语里,
被恍惚的事物迷惑;金粉的倒影中
瞧见虚幻,是否震颤那个:
被时间推着拉长的自己?雨滴忽至。
谁来承载我逝去的忧愁?你是否——
不忍将娇容碾碎。从容的荡尽峰的凌厉?
还是在谬误的像中,找寻追逐的真谛?
伊家采用奥卡姆剃刀学之后:
空白(剃刀学之后)
在耀眼的灯光里,你轻轻的离开,
你是怎样离开的?时间也变得瘦弱,
我能看见树林中,于生的境里爆发,
你能感受春的沉默,这场因风而起的偶然里。
你能听到水的哀鸣,被恍惚的事物
迷惑;在湖泊的倒影中瞧见虚幻,
你是否还在谬误的像中,找寻追逐的真谛?
我们来谈谈两种作品的优缺:
原版作品在于对转景方面比较完善,视觉冲击效果更强,留白有序,但对于思考空间具有稍微的局限性;而采用了奥卡姆剃刀学之后的作品,给予想象的空间更大,也更加精简,完美。同样也缺少了故事的流动性。
奥卡姆剃刀学应用的范围:
1.适用于顾城、舒婷、木心、徐柏坚、贝尔托·布莱希特、汪国真、宋非、黄海凤、陈鱼、余光中、朱文、狄金森、陶里、纪弦等(部分作品),字数够用但不够深刻的作品;海子部分作品也可以应用。
2.适用于长篇文景重复,类似于比喻排比写法,通篇讲述同一事物的作品。
3.适用于没有留白,或表达太满的作品。
(根据阅读体会包括自由写作者)
4.不适用于长篇哲理性的作品,比如博尔赫斯、阿多尼斯、华兹华斯、叶赛宁、惠特曼、克拉克儿、穆旦;埃利蒂斯,张枣。通常比较完善,表现手法丰富独具魅力。
5.不适用于中、短篇精悍的三言两句诗。例如泰戈尔、莎士比亚、阿廖玛托娃、济慈等人的作品。
当然译本的差异性可以忽略,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翻译,同时奥卡姆剃刀学怎么说呢,还是要与风格和作品相结合,不然只剩“精简”缺少了其他的韵味和思考,以及诗歌存在的意义。
评论:
春水: 师妹,写的不错,下次别写这么多字了[笑倒地][笑倒地][笑倒地]
作者: 偶尔讲解一下,好[干杯]
春水: [笑倒地][笑倒地][笑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