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通过此书,我们更能理解真诚的重要性。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就曾说: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自我,不愿意拥有自我,不能够拥有自我。这是多么的绝望。换个场景来说:我们如果不能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敢去表达自己,何其的悲哀。鲁迅先生亦曾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我们可以追加一句,拥有真实的自我。 我们的祖辈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我们自己也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努力至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生涯,与万军丛中杀出重围进入大学,继而转战社会,酣战二十余年,难道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说yes,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说no的权利或者说勇气都没有吗?难道直面真相,面对恐惧,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不配吗?不,我们不应该去逃避,我们要去战斗,去破茧成蝶,为真正的自由而战。 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四个点:第一个点:真诚的含义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是令人窒息和不被理解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总是有有个完美的人设,会去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让每个人喜欢,让自己变得虚伪,变得自己都觉得不像自己。朋友,放下这些想法,我们是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痛苦,别为了别人而委屈了自己,爱人之前先爱己,除了自己没有谁会比自己更爱自己。 第二个点:人都是自恋的,会觉得自己的各种安排和想法都是对的。也结合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人性的第一个弱点:人从不来不会承认自己的错的。在婚姻与家庭中,我们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子女,如果始终觉得自己的对的,对方的一切要因为自己的爱好而改变的时候,这段婚姻或者说任何一段关系是走到尽头了。借由最近某音很火的一句话:樱花树下站谁谁美,我的爱给谁都热烈,不是你好,是我好。做最好的自己,去理解和接纳对方的一切,不要总是想着改变别人,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不要去幻想自己是多么的美好,也不要去喜欢一个活在自己的想象中的对象,对方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的人,他/她们也会因为你的改变而改变。我们无法制止去爱上对方,因为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但我们可以选择要不要和对方一起生活,要不要继续爱下去。 第三个点:人的意识会经历:无意识、自我意识、他人意识、组织意识、宇宙意识。从意识到自己,再意识到这世界除了自己,还有他人,再这之上了解我们是有一个组织,是一个集体。再升华至宇宙,相对浩瀚星辰,宇宙洪荒,渺小的人类又是如何的微不足道。但是宇宙意识讲的是一个系统,我们也只是一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微小的零部件。孩子对于他人意识是他能健康的走入社会的开始,因为他明白这个社会不会是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自己将不再是他们的主心骨或者说团宠,这需要父母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这点。 第四点是说移情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很神奇,有人乍见之下厌恶,有人久处不厌,有时候我们要思索一下,自己是不是将对某个人的喜恶带到别人身上了。我近期思索了下自己对别人的看法,有时候真的会不由自由的因为对某些类型的人员不喜欢,而在生活中接触到这类人的时候就会不喜欢,仔细思索之下,其实对方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但心理就是不高兴,对对方有气。 朋友,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哪条是正确或者是唯一的,人生的意义是经历,是去感受,不要去压抑自己内心的情绪,去虚以为蛇,去勇敢的表达自己,去表达自己的开心,去表达自己的讨厌,去表达自己的愤怒,也许刚开始会有很多挫折和不被理解,然而千舟侧畔,你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此,愿诸君幸福,愿诸君做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