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梦里的平行世界发布时间: 2024-06-24 00:03:36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卡蜜儿的逝世成为了莫奈绘画的分水岭 前期还有很多对于人物的兴趣 1879年进入40岁的莫奈一直到1926年去世 基本以风景为主 他开始观察同一事物同一意象 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不同气候下的变化 那是“光”给予的色彩与温度的变化 时间史诗下的《干草堆》《杨树》《鲁昂教堂》《伦敦国会大厦》系列 画卷上的“物”反倒成为了“光”的参照物 从春夏秋冬、黎明黄昏、晴天白雪、明亮迷雾中 我们得以联结莫奈想要表达的“时间的无限性与连续性” 从此他的画不止是空间二维的呈现 还有了东方哲学的时间的维度 一个靠眼睛吃饭的画家 晚年经历了社会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 也经历了自身身体的残缺:白内障 直面失去视觉的恐惧 在混浊模糊中创作 他真实体验到了肉体的有限和偏差 世俗的“眼”关闭了 心灵的“天光”汩汩乍现 眼睛瞎了 留存于记忆中的光与色彩不熄不灭 反而了悟了作为“身体”“感官”的局限性 以及“心灵”“意识”的无限性 晚年的《垂柳》真美 是对战争中消逝的生命的哀悼与敬畏 垂柳是垂下的泪水 是对战争的哭泣 是对死亡的哭泣 是对身体残缺的哭泣 是对亲人分离的哭泣 由此,像一位修行者 回到了内在 最后的礼物——《四季睡莲》 是莫奈向内深深的凝视和静静的观想 于全然的孤寂中打开了“第三眼”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一切光影如梦幻泡影#📖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