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秋羽发布时间: 2023-02-27 06:11:18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酒评】来自法国·波尔多·圣埃美隆的列级庄——迪斯特酒庄的正牌干红葡萄酒(2014)。该酒庄处于圣埃美隆的高地之上,在那里可以欣赏到多尔多涅河的美丽日落,因此它又被称为“圣埃美隆之眼”,名字也是由“双眸”的法语单词“Des Yeux”演变而来。2006年,其被正式评为列级庄。酒庄聘请知名的米歇尔·罗兰担任酿酒顾问,出品相对稳定。 开瓶倒酒。酒液呈中偏深的石榴红色,能在杯子里挂出匀称的酒泪。闻起来看似简单,但如果一层层地反复剥开细品,便会发现,其实充满了纤巧复杂的特征。首先,有李子、黑莓、西梅的果香,也有经过岁月洗礼所渐变出来的西梅干、樱桃干、玫瑰干花瓣等气味。其后,嗅觉能触碰到柔和舒适的烘烤橡木香气,及其衍生的二类香气(如烤面包、烤饼干、咖啡和一丝香料的芬芳),同时伴随着淡淡的咸香。后调则以陈年气息为主,既有少量皮革、焦油的印记,还有恬淡的雪松木、雪茄盒的踪影。 入口,中等偏高的酸度率先登场,对味蕾使劲撒娇,高调的姿态背后含着几分柔情,一下子让整个结构挺直了起来;等渐渐习惯后,其实也还行,好在没老化。酒体中等(稍微倾向于饱满),有模特身材般玲珑的线条感;口感如丝绸般顺畅,咀嚼间可感受到明显的酸奶般的细滑肉质,又像是一条条滑溜溜的小鱼儿从舌面游过。 风味精美婉约而颇具层次,集中度良好;尝起来感觉不是特别干热,带些许湿润度,映射了2014年的天候特征。有李子、黑布林、黑樱桃等果味,随着醒开,渐渐浮现李子干、樱桃干、西梅干的味道。中段可以尝到少许咸感,与甜感交迭更替;越喝到后面,甜感却越加明显,与酸味实现稳当的平衡,且散发出高级的质感,混杂着糖渍樱桃、榛果、烘烤橡木和椰子糖的气息。 丹宁中等偏高,触感细腻,又像一团大棉绒,用一股均衡的力度,缓缓地、实实在在地向口腔四周挤压。14.5%的酒精可不低,但并不强烈呛人,而是以持续释放暖意的形式体现出来,别具一番温度。余味中等偏长,大概是李子、糖渍樱桃、西梅干、烤面包/饼干的混合风味。 醒酒约2小时后,咸酱的气息会变得更浓些,少许菌菇、黑松露巧克力、干燥的木质/植物等滋味也在口腔的舞台中悄然亮相;随着酒液氧化程度的增加,甚至还隐约有点石墨类的矿物气息。 约在4小时后,酒的状态似乎开始走下坡路,苦涩感增强。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留下一半,等第二天再喝的时候,它竟然在缓慢的氧化中回光返照,重新焕发第二春,暂时没有了之前的疲态!是的,它又变回充分醒酒的那种美味优雅的状态,甜感的进一步凸显让酸甜恢复平衡,糖渍樱桃、橡木的风味与单宁的口感尤为怡人,甚至出现一丢丢赤霞珠特有的青椒气息。尽管持续得不算太久,但这种“返老还童”还真是很少有的体验。 总结来讲,这款酒口感柔润,具备温驯舒服的平衡质感和很不错的复杂度,反映了波尔多右岸的土质为梅洛和品丽珠赋予的精彩表现,格调也不太守旧;静心慢饮,便能领略到它那婉转的妙韵,处处富有圣埃美隆的典型风味。不过,并非每一种风味都是那么浓郁,有的强有的弱,况且其单宁、酒体的强度与余味的长度还不算很拔尖,这就跟那种更高段位的列级庄存在一些差距。 尽管不能跟圣埃美隆的顶流名庄相比,但这并不妨碍它是款好酒的事实。它达到了产区中高端以上的品质(2014的年份也不差),价格又不太贵,所以性价比相当好。作为窥探圣埃美隆列级庄的魅力的敲门砖,这不正是一个十分理想的选择吗?笑它是“渣列”的人,实际也不见得有多高贵。 我是挺欣赏这款酒的老成与雅致。它没有跌宕起伏,不争也不藏,忠实又淡定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像羊皮书中描绘的一只老麋鹿,走过原野山林、春夏秋冬,身上披着阳光雨露,蹄子踏着花果草叶,用不急不慢的脚步,踩出一串串有迹可循的脚印。 另外,这酒正处于适饮期,如果存放妥当,还可以继续陈年,以后应该会出现更明显的皮革、菌菇之类的气味。但个人觉得,它的最佳状态应该就在这几年了,放太久未必是好事,要是等到三类香气过剩、一类香气过弱,反倒会失去不少美感。 品鉴时间:2022年12月 #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 #红酒 #美酒



评论:
超半个散兵真的很丢人吗?: 哇…好厉害[哇喔][哇喔]
作者: 有啥厉害的,常规操作啦[狗头玫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