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 21年拜谒杭州西湖于谦墓 清代袁枚有诗词云:“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于是21年初到杭州参加集团公司培训的时候就想来拜谒这位曾经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男人。那日从来杭州灵隐寺游览完在灵隐东站乘坐爱情巴士1314路,匆匆二十几分钟车程就来到了浴鸽湾站。下车沿八盘岭路步行约450多米就来到了于谦墓园。 沿着墓前的石阶前行,迎面便是刻有“热血千秋”石牌坊。初夏的清风将墓道两侧的仿明式石兽吹拂的一尘不染。两侧石翁仲怒目而立,看着那飘逸的衣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五百年多年风雨飘摇的年代,土木堡之变的马蹄声,北京保卫战的鼓角声,声声入耳。墓道尽头的青砖圆冢前,沙孟海先生所书碑文「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斑驳的石碑与明代原物的石香炉和石案相对无言,恰似诉说着历史叹息。 绕冢三周于墓碑前三次鞠躬拜谒。心潮翻涌出无尽的思绪。那个曾在历史洪流中力挽狂澜,大明王朝续命200年的忠臣,是否还让世人铭记心? 年少时初读《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觉词汇如此激昂,却不知其中深意。年长后,深入历史,方知于谦的伟大。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如同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争辉。 然而驻足许久,却发现只有三三两两游人至此拜访略显冷清。这不禁让人有些伤感。真正的英勇往往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但是他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如同中华民族刻入骨髓的气节。永远指引我们为民族复兴前进的方向。




评论:
雨薇: 真正让人记住的英雄少之又少,是我们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