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佚名《阴符经.下篇》
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魏华存《黄庭经.内景 紫清》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喜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魏华存《黄庭经.内景 心典》
知雄守雌可无老,知白见黑急坐守。
——魏华存《黄庭经.内景 经历》
身心清静,无爱无憎,
神好静,而以身心是非挠之。太上以心无心,以身无身,乃虚心而实性,无身而有神,以神性共聚,乃为圣道之质也。以虚无为体,何有憎爱。
吾身非道,因道成真,
身非道者,为道乃虚,无身则有象,道在人身,如石中之火,不击本无,故身非道也。击之有象,故因道成真者也。
——佚名《太上化道度世仙经.化道品第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