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国产剧《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在韩国釜山电影节,拿到了全球流媒体的最佳导演奖,范伟和李庚希分别入围男主角、女新人奖。国产剧难得拿到国外的奖项,在此之前范伟在首尔电视节上拿到了最佳男演员,《漫长的季节》也被奈飞买了全球版权,也是在上个月登陆奈飞。当我看到这些新闻时,我是非常激动的。
《漫长的季节》这部剧简直封神,我看了不下四五遍,这部剧无论是剧本、演员的演技、镜头语言的设计、氛围的渲染、配乐都看成完美,尤其是片尾,每一集的片尾曲都舍不得跳过,从剧里的配乐和片尾曲能感受到导演辛爽对这部剧的用心,也能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爱。
辛爽在剧中加入了很多音乐元素,比如,剧中章节名的英文翻译,第三章“Till death do us part”是麦当娜第四张专辑《Like a Prayer》中的一首同名歌曲;第四章“Don‘t look back in anger”,致敬绿洲乐队经典之作。不仅如此,在主角王阳房间里,除了摆放显眼的吉他以外,墙上贴着各种乐队海报,有滚石乐队的《Five by Five》,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专辑封面——披头士的《Abbey Road》,海滩男孩的《Pet Sounds》,还能看到窦唯的《黑梦》,这些都是辛爽留下的小细节,不仔细看可能还真发现不了,但看到了就是惊喜。
之所以说辛爽是国内最会配乐的导演还真没毛病,每一集的片尾曲演员表都放完了,七多分钟的歌黑着屏也要给你放完,尊重每首歌还有它的创作者。选的歌也是各种音乐风格和优秀乐队与作曲家:电子(超级市场)、后朋(法兹、海朋森、固体李逵)、古典(德彪西、莫扎特)、朋克(Joyside)、后摇(丁可)、核(Life Awaits)等,这些音乐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听效果的同时,也是推进剧情和塑造角色重要的一环。
我今天录的歌是第一集的片尾曲《Blue moon》,出现在这集快结尾的部分,王阳坐在大学教学楼门口,播放随身听里的歌,切到了这首歌,身边陆陆续续走过前来报到的新生,没考上大学的他孤独地坐在那里听歌,随着走来一个身影向他靠近,命运的齿轮随即开始转动。
此歌一出心就被直接被击沉,说实话刚听到这首歌我还以为是Joyside的歌,因为嗓音和边远太像了,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一支北京的乐队,The Molds的歌,玩的是根源摇滚,他们的歌在《隐秘的角落》中也用到过,都收入在《L'ULTIMO SALOON DEL WEST》这张专辑中(非常耐听)。
“Blue moon”并不仅是蓝月的意思,也不单单是一款啤酒,“blue moon”指一个月中的第二次满月,大约两年多才能出现一次这种现象,有一个口语“once in a blue moon”,自19世纪末,人们开始用它来形容“罕见、不常发生的事情”。
这首《Blue Moon》为美国二十世纪的音乐剧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所作,原曲是轻快放松的舞曲,非常浪漫,听着就想要跳舞的那种,这首歌十分经典,同时也是曼城球队的队歌。就是这样一首歌,经过The Molds的主唱刘舸的改编,带来孤独、沉重、压抑的感觉,这种和原曲极大的反差感,除了体现王阳失落、孤独的心绪,还有强烈的宿命感。
Blue moon, you saw me standing alone, without a dream in my heart, without a love of my own.——《Blue Moon》
评论:
从心: 李庚希是有演技的
作者: 是的,这部剧演员演技都挺在线的
connection纯聊不约: 感觉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