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雨可浣星辰🌟发布时间: 2020-06-01 10:59:33 浏览:78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艺术笔记80】 【千里江山图】 p1全图;p2.3.4局部 🌸🌸🌸🌸🌸🌸🌸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先祝各位大宝宝小宝宝们节日快乐❤️٩(ˊωˋ*)و❤️ 💛北宋有过两幅鸿篇炬迹,一幅是《清明上河图》,一幅就是《千里江山图》。有人说,这两幅画,一个现实,一个理想。一幅是中国古代社会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一幅是中国文人理想世界的缩影~既然是儿童节~那就让我们走进理想的世界~去看看这千里江山~ 💛话说当年~宋徽宗为了培养绘画人才,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相当于官办美术学校,王希孟就曾是这儿的学生。那些从画学里出来的尖子生可以顺利进入翰林图画院,王希孟毕业后则被分配到了文书库去抄账、编目。 💛年少气盛的他自然心有不甘,频频作画进献,希望引起徽宗注意,或许是被希孟的执着勤奋打动,徽宗便对其亲自教授。 💛在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之前,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绘就了这幅《千里江山图》,少年的气盛、欲望,全数化作十二米青绿山水。(后见评论)#绘画 #千里江山图 #六一快乐呀嘻嘻嘻 #Soul线上美术馆 #辰辰的艺术笔记









评论:
作者: 徽宗收到此画惊喜极了,赐给了很是器重的大臣,也是他艺术上的知音——蔡京。于是才有了上头那段题跋。蔡京写道:“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八日赐。王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让世人还能从短短几句中了解王希孟的一二。《千里江山图》就此成为这位天才少年唯一传世的作品。
作者: 💛“青绿”,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着色方法。一般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亮丽,极具装饰性。早在隋唐时期,我们前面所说过的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都很擅长青绿山水画。 💛《千里江山图》在我看来无疑算是青绿山水中的王者~虽咫尺,仿佛天下山水尽收眼底。若是在展厅边走边看,你会发现,在任何一段局部停下脚步,都足以成为一张画。画家充分利用了传统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等多种构图方式,令画中山峦江河的景致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画里的每一座山、谷、丘、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作者: 💛除了连绵山峦和浩渺江河湖水,王希孟在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景物虽然繁多,却丝毫没有乱了阵脚,疏密中有变化,气势更是联贯。 💛然而这幅旷世奇作也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此画不是全画,早已被别人修补过。因为原作上的颜料特别厚,并且在一些地方,船的吃水有所不同,观之不是一人所为。不过~不管他是不是原作~都不影响我们对这幅画的喜爱~正因为王希孟的年轻,他创作出了古人都画不出来的鸿篇巨作,那么我们趁年轻,可以干什么呢?最后祝愿大家永远是少年~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