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卑
我的自卑应该是从初中时开始潜滋暗长起来的。
首先,自卑来源于体育课,这是我最大的自卑。
体育课上的那些球类(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跳绳…)对于我都是压力,因为笨拙,因为不擅长。
在这些项目上,我看见了自己的一无是处和无地自容。
于是,体育课成了我最不喜欢的科目。
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于我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
在足球场上、篮球场上,实在无人可用时,我也曾被人推上场,一场下来连个球都碰触不到!
“你看看你,可惜了这么大的个子。”
羞愧之余,有时会质疑,在生命之初,那两个细胞在合成时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常常羡慕别人的机敏灵巧。
不由想起小学时,班上的一名男生,与女生们在皮筋上上下翻飞,丝毫不比跳得最好的女生差。
仍记得,在初中学习新一套广播体操时,我是最后一名学会的。
好在,在力量型的对抗中,我总被优先推上场。比如拔河。
由此仿佛打掉了一些我那不断渐长的自卑。
有时也会隐隐担忧,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承接下这个不良的基因呢。
但当看到女儿与小伙伴们在皮筋上上下翻飞,灵巧自如时,心中也逐渐坦然了。
一次,陪同两位好友去打乒乓球。其中一位打累了。邀我接替他。我说我真不会打。
百般邀请后,我不得不献丑。打了几下后,他不得不承认,你真的不会打。
初中时候的一次音乐课,每位同学都需要上台唱一首歌曲,老师会进行打分考核。有一位同学的歌唱声音与跑调,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好在那是一所重点中学,同学们都比较有素质,并未给他任何嘲笑与奚落,老师也给出了可观的分数。
此后,我开始质疑,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同学都赶到一条赛道或几条有限的赛道里去比赛呢。
这科学吗,这难道不是反人性吗。
让那些并不擅长此类比赛的同学开始质疑自己,开始自卑,开始讨厌这种比赛,甚至开始想要逃离学校,厌恶去学校。
有人不喜欢体育课,有人不喜欢音乐课,有人不喜欢数学课……
而身为学生,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而必须要面对的,成为了我们的压力,成为我们拼命想要逃离的噩梦。
数年后,在一次三下乡回学校的客车上,一位老师为了活跃车厢中的气氛,要求每一位同学唱一首歌。
轮到我时,我便死皮赖脸装疯卖傻地坚决不唱。于是,不了了之。
我的这一次拒绝也许就是我对这种反人性的要求的坚决抵制吧。
鱼儿自由遨游在水中,雄鹰翱翔于蓝天,燕子敏捷地穿行于大街小巷,骏马在陆地上奔跑驰骋……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擅长与方向。
后来,我不再自卑,我已同自己和解。
我本身就是一只行动迟缓笨拙的乌龟,我拼死都学不会兔子的矫健奔跑,腾转挪移,凌空飞越。
我接受自己的做不到,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我就安心地做一只这样的乌龟,不比较,不攀比,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在自己的世界里悠然自得。
评论:
vicky: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但我觉得人还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原来不擅长的事情不代表现在不擅长,现在擅长的时候的事情不代表以前的擅长,生活需要有更多的尝试,不去自我设限。如果所有的过程做得足够完美,结果我们接受顺其自然。
唐老丫: [比心]比心比心
空谷幽兰: 你这是有多高,居然会说因为身高不灵活有自卑之感[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