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院派传记作家、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在《波德莱尔书信集》导言中说道:“每一位书信集的出版人都有可能变成圣徒传的作者:一边吹捧自家贤哲,一边贬损邻家智者。”读之深有感触。其实不光是出版人如此,也不独关乎书信集如此,在所有人、所有事中皆是如此。 这就是欣赏和崇拜的区别:当一个人对他者处于欣赏状态,一定是保持距离和保持最大的理智的,这使得他对欣赏对象的判断能够即清晰、细致,又保持他本人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的客观,同时并不会丧失对此外的他者的理性判断;但当一个人对他者陷入崇拜,那么立刻会丧失所有理智,唯其所是而是,不但极度地放大对方的优点,且完全无视对方的缺点,更可怕的是,会以摈弃和攻击此外的他者这一极端不理性的行为,来提高和强化偶像的重要性、正确性和唯一性。这一行为特性不仅使自己顷刻间沦为可怕的狂热信徒,丧失了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理性立场,使得令人尊敬的对贤哲的推崇变成了一场令人惊悚的造神运动,更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其偶像在非信徒心目中的形象,使得这一“神像”具有了邪异性、排他性和攻击性,开始影响其他人对该贤哲的客观判断,并从而阻碍他人靠近和欣赏该贤哲,因而恰恰是对偶像的伤害和毁灭。 故对有智慧的人而言,对一切贤哲,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最大程度的冷静及理智去学习和研究,只客观地欣赏而不陷入非理性的崇拜,才是应有之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