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御书房里,赵构斜靠在龙椅上,桌子上铺着一份战报,所陈乃是岳飞朱仙镇大捷之事。 赵构心里很复杂。父亲与哥哥当年为金人所掳,整个赵宋皇室一并蒙羞,如今这场子终于在他手里找回来了,克服北敌,尽复失地,中兴宋室的宏大理想令他心中一片滚烫。可他也有隐忧,岳飞数战数捷,声望日隆,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可谓深得民心,身为君王,他很忌惮,身后是大宋开国皇帝的巨幅画像,跃马扬鞭,气吞山河,不愧为一朝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在嘴里喃喃的念着,一股透顶的凉意灌了下来,瞬间凉遍了全身,心气与血液双双下落,一种刻入骨髓的惊惧给他带来了阵阵冷汗。 他早已私下了解过,岳飞有匡扶江山之志,为人子孝,为人臣忠,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用他宋室或可中兴。可他下面的人呢?会不会想要更进一步,会不会哪一天也会被部下逼着,照着太祖开国故事也给他来这么一手……这个邪恶的想法像一颗蛀虫,一旦有了就再也赶不走了。 清晨,赵构拖着被冷汗浸湿的龙袍艰难地做出了决定:绝不可令某家军阀独大,以免太祖之旧事再现。江山纵然只剩半壁,也总比改朝换代来得好,五代十国之事犹在眼前,赵宋皇室绝不可重蹈覆辙。来人,宣秦桧觐见!!! 君臣默然以对,相视良久。身为金科甲第,这名一腔热血的青年怎会不懂帝王所思所想,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秦桧蓦然跪下,“食君之禄,自当解君之犹,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赵构释然地笑了,“爱卿,你退下吧。” 是夜,皇帝贴身内侍来到秦桧府邸,交给他许多空白圣旨,但却都已加盖皇帝大印。 朱仙镇,岳飞一连收到一十二道圣旨,勒令班师,不久毙命于风波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