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宣言》是安·兰德唯一一部对艺术、哲学、认知、人生观、文学、美学、写作等诸多精神产物进行完整评论和彻底评议的作品集。以下是对其的深度解读:
1. 艺术的本质与功能:
• 艺术是形而上学价值判断的选择性重塑:安·兰德认为艺术的存在是因为人类无法直接感知价值观,需要将人生观和价值判断转化为有形的现实。艺术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对所观察到的现实进行选择和重塑的结果。例如,绘画并非只是颜料、线条和空间的组合,而是艺术家通过这些元素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观点强调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将浪漫主义艺术与自然主义区分开来。自然主义主张“写实”,在安·兰德看来是放弃了选择,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 艺术是人的镜子:艺术必须与人紧密相连,不能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反映了人类的思想、情感、欲望和理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体现。通过艺术,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因此,艺术具有沟通人类心灵的作用,能够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共情。
2. 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 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安·兰德的浪漫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她的客观主义哲学主张个人至上,以个人幸福为人生的意义,以获得利益为最高尚的活动,以理性为绝对的原则。在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是具有强烈个性和坚定信念的人,他们不畏艰难险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种对个人主义的赞美与当时流行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浪漫主义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绘,更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安·兰德认为艺术的最高目的是投射道德价值观,为人们勾勒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蓝图。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和理想情境,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让人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是浪漫主义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之一。
• 对意志力的强调:浪漫主义在哲学上是意志的拥护者,而非情感的拥护者。安·兰德认为理性能力等同于意志力,浪漫主义者相信人类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这种对意志力的强调,赋予了浪漫主义作品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让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3. 对现代艺术的批判:
• 批判自然主义:安·兰德对自然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对人类意志的否定和对现实的盲目模仿上。她认为自然主义作品缺乏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理想的追求,只是简单地记录现实,无法给人们带来启示和鼓舞。自然主义的流行导致了艺术的堕落,使人们失去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 批判现代艺术的混乱:安·兰德生活的时代,现代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混乱的局面。各种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但很多作品缺乏内在的逻辑和价值。她认为这些作品只是一些东抄西袭的庞杂元素的堆砌,没有真正的创新和突破。她对当时一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小说奖等的艺术家也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的作品没有达到浪漫主义的标准。
4. 浪漫主义的未来与复兴:
• 对浪漫主义衰落的担忧:安·兰德认为她所处的时代浪漫主义已经消失,顶级、纯粹、始终如一的艺术家非常少。她将浪漫主义的衰落归咎于利他主义等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生活的忽视。
• 对浪漫主义复兴的期待:尽管对现状感到担忧,但安·兰德仍然相信浪漫主义终有复兴的一天。她写《浪漫主义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浪漫主义的知识传递给未来,激发人们对浪漫主义的兴趣和热爱。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唤起人们对艺术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浪漫主义的再次崛起。
总的来说,《浪漫主义宣言》是安·兰德对浪漫主义艺术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的集中体现。她的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背景,但也为我们理解浪漫主义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当今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