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人会一直有爱,十五六岁时,情窦初开,羞涩又美好,二十岁时,真切,大胆,烂漫,三十岁时,不张狂,但我们彼此需要,四十岁时,历尽千帆,你还陪着我,五十岁时,我们互相是亲人,六十岁,我是你病危通知书签字第一顺序人,七十岁,我们一起到公园晨练,八十岁,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我生于钢筋混凝土的时代,没有体验过风吹麦浪,燕过花香,也没有体验过鸿雁长飞光不度和车马很慢。工业革命和互联网让一切都加快,连爱情也加快。时间缩短,效率飞升,大多时候,好像只是为了解决生理的那点事儿。不再花时间精力去慢慢了解一个人,好处是降低时间成本的同时又提高试错率,不过,情绪价值真的贬值得那么快吗? 或许,我不应该那么想,爱,要经历过,才能对其评判,性,也要体验过,才有话语权,妄自评判,先入为主,大大影响拆盲盒体验。先有了,才能说是否不重要。 我在观察下成长,看着别人的故事,做着自己沉浸的梦,梦醒了,以为自己也经历了。用别人经验得出的道理把自己新奇的想法扼杀。自己也经历过短暂的亲密关系,分离过后换来的是升级免疫系统,从此百毒不侵。拙劣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了沉静的能力。但过程里,并没有体验到有多少美好,更多的是桎梏。时间以认知为针,缝起了我对爱情的大部分向往和好奇,留下一点点狭小的缝隙让美好的意外有些可乘之机。情感在我看来多么虚无缥缈,说散就散,还不如自己的物质来得真实而有底气。 我曾感受过大海浪潮的力量,每朵浪花都在炽热地诉说着它对大海的爱,落入海里,转瞬即逝。这朵花,绚烂而短暂地开过。 我也相信溪流平静的力量,甘冽和缓,虽平和,却长久不衰,奔涌至海。 如果可以,海浪缠绵和溪流平和的力量都是我所愿。如果无缘,那需求优先,情绪,生理和经济,都会以高效率得偿所愿。 遇见什么,选择什么,部分靠运气,部分靠努力。凡是选择,都会有取舍。做最爱的那个自己,才会有想要的精彩。
评论:
冬天的阳光: 是这样的文笔,是这样的履历,是这样的你,期待与你交往
林雾: 分享下个人关点,一个好的企业老板,如果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那么这个企业怕是难长久。智慧人都归结与运气,一有自谦的心理,二也是客观事实 如从前的圣旨怎么说的 “奉天承运 ” 做皇帝也只是刚好承了大运
玖玖(男): 很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