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称背后的“公平”
前两天看见一个热搜,一位博主去夜市一条街买东西,看看商家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每次购买商品后,博主第一时间拿出自己的公平秤秤重,十家店铺,八家斤两不足,八两秤,七两秤都是正常操作,甚至还出现了那种半斤称的情况。在博主的努力下,有五家在发现秤不准后,把钱追了回来,还有三家直接就不卖了,看完这个视频,我陷入了沉思,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斤两可能没什么太大的概念,平常买东西也是老板们说多少,付款多少,从未去考虑过,原来公平称背后有这么多不公平的存在。
以前的秤是杆秤,上面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秤,那种称我至今不太会看,如果一直用这种秤,我被坑了,属于再正常不过了,计量单位也是按照两来算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缺斤少两的由来了。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秤来了,我以为明明白白的数字电子秤,会有着绝对公平,没想到一样是暗藏玄机。
在博主的视频中,涵盖了水果,卤菜,小吃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如果博主按照商贩们说的价格付款,那么总价至少要多付款总额度的百分之三十,视频中,是要多付款100多块。有些老板,再被要求二次秤量的时候,会在秤表旁边轻轻一按,这个细微的动作,就会使有问题的秤变正常,同时也会使正常的秤,变得不那么正常。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近期的另一个新闻:两个女大学生看见一位老大爷在路边卖西瓜,觉得老人很幸苦,出于同情,就把老人手里的西瓜全部买了下来,回到寝室后,发现买来的西瓜,竟然没一个好的,能吃的。
新闻里描述,那天天气很热,但我知道,那两个女同学心很冷,拔凉拔凉的那种。
做生意的都会说一句话:诚信经营,诚信为本。可在这个社会中,面对这些质朴的学生,无论是公平秤事件还是西瓜事件,我们看不见一点儿诚信,我们看见的是唯利是图,是欺骗,年轻人对这个社会的期待和热情,正在一步步被这个复杂的社会消磨。
小时候家里就开始做生意了,父辈们告诉我,之前有一种秤,在药房里面比较常见,现在不多见了,因为那种秤,精度很高。那种秤有两头,两头必须一样重,才能使天平平衡。说到这里,父亲语气严肃了起来,下面这句话你要记住,如果你以后从商了,一定要牢牢记住:古代药房用这种秤,是因为它特别精准,它的两头,一头挑起人间生计,一头挑起天地良心。
当时我还太小,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和重量,只是碍于情面的点了点头,而今我也算进入了商界,一路人海沉浮,所幸一直还记得父亲这句话,也一直没逾越过这句话的底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