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雪儿发布时间: 2025-01-02 11:37:44 浏览:26 次 发布地: 沧州市 天气: 晴

        从战国的客卿强秦可见,自古就是谁拥有人才谁就占有了发展先机。 秦国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虽然是秦国数十年来首次惨败,但秦国还是战国七雄中的独强之国。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继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仅十三岁的太子嬴政继位,他便是秦始皇。当时秦国朝政把握在吕不韦手里。 在秦王嬴政22岁那年,宫里发生了一起叛乱,牵连到了吕不韦,便将其免职,后逼其自杀。 吕不韦倒台后他手下门客慌了神。一些贵族大臣请嬴政把这些人统统撵出秦国。 李斯很有才华,当然也是争名逐利之人,他不甘心,很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此李斯辞去小吏的差事,到齐国拜荀卿为师。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所谓“帝王之术”。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投到吕不韦门下做了一名舍人,并得到器重,很快当上了秦国的小官,便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李斯得到秦王赏识,被提拔为长史,秦王听从李斯建议离间六国君臣,收到成效,他被封为客卿。 然而因为修郑国渠的郑国间谍事件,给秦国朝野造成很大震动,便有了“逐客说”。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此次李斯充分展示了他独到的才华,在他离开咸阳的时候,上了一道奏折给秦王,这便是著名的《谏逐客书》。 他列举了史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大业,应该不论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秦王深受感动,立即取消逐客令,恢复李斯官位,不久又被提升为廷慰。 郑国渠也被认为是“为秦建万代之功”。 虽经过了此次事件的反复,秦国仍坚持招揽和重用外来客卿,而客卿也在为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魏国人慰缭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秦王除掉了内部反对派吕不韦,大权进一步集中,秦王巩固了地位。雄心勃勃,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个个自危。 尉缭向秦王建议,打破六国合纵抗秦。于是秦王采用他的建议,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他们的联合。 正是尉缭的计谋,使秦国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当然,秦国的反间计,是以秦国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的,正如李斯所言“不肯者,利剑刺之” 秦国坚持接纳、使用客卿的政策,对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秦国著名的文臣武将大都来自于别的国家:王崎、茅焦、尉缭、王翦、李斯、王贲、李信、王离、蒙恬等皆如此。 ——————读史笔记

评论:
半缘道君: 是谁发展的好人才往谁那儿跑
无良流氓书贩子: 时势英雄
從也則: 研究制度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