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高人和我说过一番话,这番话在此后影响了我很多人生的选择 他说其实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都在于一直在被社会的标准所绑架,就这么一句很普通的话,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 你可以试想一下 如果说你这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孩子不内卷,那么你真正会遇到的困难会是什么呢? 在中国,真正阻止你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没钱,真正困难的是害怕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就像学生担心考试考不好,考不好就考不好,考不好大不了下次再考。 事实上,她害怕的并不是考不好,她怕的是老师家长的失望和批评。 很多人都害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因为他想做的事很可能会让其他人不满意。你可能不想结婚生孩子,但是其他人会说不孝要有三无后为大。你可能想去诗和远方,但是其他人会说你的父母尚在苟且,你有什么资格去适合远方。 你可能想换工作,想换伴侣,想干这干的,但是你不敢。这些事本身并不可怕,你害怕的是被其他人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孝顺的。 你害怕的事多了,自然就活得累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儒家文化。 在儒家文化中,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的,而是为父母为家人为社会而活的,甚至可以说,人是为自己的社会评价而活的。 所以,身处儒家文化圈中的中日韩人,活得相对要复杂和辛苦一些。 其实大部分人只要能不在意社会的评价,哪怕一个月挣个几千块钱,日子都能过得很舒服。 而外界怎么看你,其实并不重要。大多数人痛苦的根源都在于一直在被社会的标准错绑架。 社会要求男人必须要买房买车,不然没资格去结婚。社会要求女人要瘦要好看,不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就不是正常人。 一旦接受了这些标准又达不到之后,你会很容易变得痛苦。而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会让你得到外界的认可,但这也必然会带给你更多的枷锁。 你想一想,是谁在你的脑子里给你植入了这些错误的观念? 现在社会越来越原子化,社会评价是逐渐淡化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父母,父母他们那辈人还是熟人社会,他们很在意社会评价 其实就拿不结婚生子来说,别人的评价其实没啥杀伤力,完全无所屌谓,但父母的一句:为了你的事,我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就能让你妥协 可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应当是为了当牛做马还30年房贷,繁衍后代。
评论:
安怜瑞: 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