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ump丶发布时间: 2024-12-07 01:10:34 浏览:3 次 发布地: 广州市 天气: 晴

        思维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的最基本核心便是思维障碍。传统将思维划分三个进程:开始→过程→终点。我们学习的是因果逻辑,而思维障碍患者就是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出现了bug。 感觉和知觉获得的信息,结合以往的经验,在人脑中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加工的过程,称为思维(thinking)。 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 正确的思维必须遵循客观的思维法则——联想律和逻辑法则。联想律是指在思维发展的进程中,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的规律。 联想可以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两大类。 简单联想是把具有类似特征的现象,或时空上接近的事物,或相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包括类似联想(类似律:将形似、义近的事物加以类比而产生的联想,如狗与猫)、接近联想(接近律: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如粽子与端午,水与鱼)、对比联想(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如白天与黑夜); 复杂联想又称关系联想或意义联想,它是指由见到某种事物而联想到它的意义及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复杂联想包括因果关系联想(因果律: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种属关系联想、部分与整体关系联想以及作用与效应关系联想。 逻辑法则是指在思维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和排中律(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在思维进程中联想律和逻辑法则的破坏便会出现联想障碍(disturbance of association)和逻辑障碍(logic disturbance),而思维内容障碍常表现为病理的信念——妄想(delusion)。这个定义的要点是:①妄想是一种信念或判断;②这类信念或判断是错误的、与现实不一致的;③这类信念或判断是坚信不疑、无法改正的;④这类信念或判断与其所处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不一致。妄想的这几个特点是现代普遍公认的。(ps:一种“确信”(妄想)持续至少一周,才满足症状的标准。) 许又新在《精神病理学》一书中,对妄想所下的定义是:“妄想是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我有切身关系的坚信,它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在这个定义中,作者特别强调两点:其一,妄想是自我卷入的(ego-involved),即凡是妄想,其内容与个人的需要、恐惧或安全等密切相关;其二,妄想是个人独特的(idiosyncratic),即妄想是某一个人所独有的信念,不是任何集体所共有的信念。 妄想分型:日常中,对话内容多变,但均有相对应的主题。注意鉴别 钟情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是另一个人钟爱自己。 夸大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是个体坚信自己有一些伟大的(但未被认可的)天赋、洞察力或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 嫉妒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是他/她的配偶或爱人不忠。 被害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涉及个体的信念,即他/她认为被阴谋算计、被欺骗、被监视、被跟踪、被投毒或被下药、被恶意诽谤、被骚扰,或被妨碍追求长期目标。 躯体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涉及躯体的功能或感觉。 混合型:此亚型适用于没有一个妄想主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未特定型:占优势地位的妄想信念不能被清楚地确定或其特定类型不能被清楚地描述(例如,关系妄想中没有突出的被害或夸大的成分)。 #精神分裂 #精神病性症状 #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科普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