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见QQ空间有人在转发说说,内容大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即使到了当代物质资源不匮乏了,却依旧喜欢保持节俭,比如宁愿坐公交也不愿意打车。这背后的逻辑是这代人内心深处对于物质和时间的优先级考量与现在的我们并不相同,在他们看来物质要摆在第一位,当可以用时间换去物质的时候,都会优先这么考虑,因此这他们很多时候无法理解我们这代人的很多选择。
同时该说说提出一个思考,什么是我们这代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这条说说提出的是效率。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在未来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取得突破之时,会发现效率没有像我们这代人想象的那么重要了。
没想到这么巧这两天刚好刷到了《北京折叠》,对于这个问题这部小说有自己的思考:用人工智能替代了大量劳动力,那么大量的低学历民众怎么办?失业率上升带来的社会动荡怎么办?欧美人通过严格限定工作时间,增加就业岗位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会影响社会的整体活力。面对这种局面,“折叠”这个思想就非常有创造性,通过“折叠”底层民众寿命,保留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起来,两部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小说底层逻辑都特别的阴暗,令所有阅读书籍的平凡读者感到后怕。

评论:
Je t'aime: 在soul你算比较突出的一类了,别人都是来玩,你是用这些来吸引灵魂吗?居然还很喜欢你写的东西,现在都流行刷抖音,看到你写的东西莫名觉得亲切
作者: 可以这么说吧,本来就是来认识一些朋友的。没人看我就做树洞,有人看我就更认真一些😂